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刚摘去软弱涣散“帽子”的乾县周城镇新庄村级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筑牢基层严密防线作为检验整顿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用坚强的领导、坚定的斗志、坚实的姿态,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昔日大家眼中“软弱涣散”党组织华丽变身“硬核堡垒”。
软弱涣散党支部,而今终成“百炼钢”
自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后,新庄村党支部一班人,咬定“只要干,就一定要干出改变”的决心,对标补短,村容村貌、村集体经济等硬指标,半年内实现了较大提升。而此次疫情大考,村党组织第一时间成为战‘疫’的主心骨,能否交上过硬的成绩,党员、群众都看在眼里。
疫情来势汹汹,党支部闻令而动,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组织动员全村50岁以下党员群众第一时间进入“战备”状态,划分网格责任区5个,组建党员先锋队2支,卡口志愿值班组5组,纠察队2支,劝导员4名,设立党员先锋岗2个,做到疫情防控任务部署到哪里、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攻坚到哪里。
大家在排查走访时,每人带上一张信息表、一封倡议书、一封承诺书,对全村2550人进行“地毯式”摸排,对从外地返乡的人员每日3次室内消毒、3次体温检测,用自己的“铁脚板”走遍全村农户,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打通了疫情防控的“神经末梢”。同时,为了最大限度防止外来人员入村,新庄村在全镇率先建立了村庄管控卡口,对人员、车辆进出进行严格管控。
过去,新庄村班子整体战斗力低、党员整体凝聚力弱、为民服务能力不强,通过8个月的整顿,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整顿带来的新风正气,特别是疫情防控中,许多在外返村人员能够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到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登记,有效降低了人员交叉感染风险,让疫情防控更加“耳聪目明”,群众连声称赞,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
干部带头做表率,每临大事我先上
“在危机时刻,党员干部必须冲锋在前。在职责面前,危险再大也要坚守”。今年新推选出的支部书记范军主动担起责任,从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支部党员冲锋陷阵、主动奉献,无怨无悔。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12月17日从西安返乡的范晨禹一家成了村上所有人的担心。范军和村“两委”班子其他成员一道,在做好全村防控工作的同时,主动化身管家当起了“外卖小哥”,为隔离人员跑腿代购生活必需品、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同时,他深知,红白事最易造成人员集聚。第一时间与“两委”干部议定,全村“红事”一律停办,“白事”一律简办。面对“死者为大”的传统风俗,他不怕得罪人多次上门规劝做工作,得到了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村民范生林家中老人去世,主动谢绝亲戚朋友前来吊唁。通过疫情防控中一次次“不通人情”的劝阻,反而使村干部赢得了一份尊重。
党群齐心并肩上,疫情面前树形象
凌晨1点,寒风刺骨,党员中心户范吉祥已经在村口的疫情防控卡点开始值守。“在这种危急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响应组织号召冲在一线,让全村群众少一份担忧,多一份安全,这样才能配得上一名真正的党员。”范吉祥的话铿锵有力,信心十足。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新庄村全体党员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用如火的热情抗击冷酷的疫情,处处演绎着感人的“抗疫”故事,用个人的行动证明着新庄村的党员干部不“软”也不“散”。支部书记范军每天走路骑车围着村庄转圈,劝离聚集聊天、准备聚餐的村民。党员群众纷纷报名,踊跃参与疫情防控,主动承担起流动劝导员的职责,自发做起疫情防控宣传员,自觉组织群众做好核酸检查,带动全村党员群众凝心聚力、联防联控,筑起了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
“虽然天气寒冷,疫情仍不乐观,但这个冬天我的心里始终是暖和的”。范军如是说。
(乾县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