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丹凤县寺坪镇党建引领聚合力绿色发展促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12-17 16:05 作者:彭琦财、陈勇勇

今年以来,丹凤县寺坪镇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和红色引擎,聚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聚合力、绿色发展促振兴”党建品牌效应,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快发展。

绿色产业拓增收  促进乡村振兴奠基石

坚持“绿色产业富民”定位,突出支部和党员干部作用发挥,组织发动群众对辖区各种中药材、核桃、山茱萸实施科管达万亩以上,鼓励产业大户、致富能手带动脱贫户、产业规模小的农户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扩规提质增收。以党委为龙头,牵头发展黑毛驴养殖、杂粮加工、中蜂养殖、食用菌培育、中药材种植五大主导产业基地13个,落实科级领导包抓领办五大产业联合社,推行“党委+电商+产业联合社+村集体经济+农户”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建成电商运营中心1个,订单发展1万只散养芦花鸡,认定5类10个产品通过开设京东、天猫等4家网店线上销售。采取“支部+村集体经济+中药材合作社+种植大户”模式,毛里岗村订单发展中药材、红仁核桃、油松苗圃,进一步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乡风文明润民心  提升乡村振兴添活力

以创建省级文明镇为抓手,搭台组建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规范设置村级文化广场11个,不断完善村级农家书屋及文体设施,健全落实“一约四会”,融合推进“三治融合”,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举办文艺汇演、走访慰问党员、组织观看《榜样6》《建党伟业》等活动32场次,用榜样事迹教育感化党员干部群众增强理想信念、砥砺前行。以支部为单位,开展“爱我寺坪”主题实践活动,评选五美庭院户、红星党员、平安卫士、红旗党组织、身边好人,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引导干部群众讲文明树新风。

聚焦人才能打仗  增强乡村振兴激动能

以村班子换届为契机,突出“双好双强”和选人用人政治标准,把本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本土村医等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为乡村振兴输入造血功能。选派3名班子成员兼驻村第一书记,择优选派14名驻村工作队队员,协助村“两委”班子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和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举办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2期4场次,党员干部覆盖面达到360人次。聚焦产业发展培育乡土人才,举办农民夜校、雨露培训班,培养了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发展的职业农民,提升群众发展致富增收渠道。以提升镇村干部履职为重点,推行新任村干部导师帮带“1+N”工作机制,为新任的26名村干部择优选聘19名导师,开展专题辅导和履职能力培训,提升镇村干部服务农村、服务群众工作水平。

生态保护增福祉  筑牢乡村振兴强后劲

聚焦林业资源管护、野生动物保护、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人居环境治理等重点,通过村广播、发放宣传手册、召开村组院落会、入户宣传、集中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秦岭“五乱”专项整治,坚持网格化巡查检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推行“党建+党员+公益性岗位”网格化模式,从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田长制”,坚持网格化巡查监管和整治相结合,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秦岭生态保护。通过推行“红黑榜”制度,评选发放流动红黄旗,落实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和“人盯人+”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凝聚推进生态保护的强大合力。

红色党建筑堡垒  建强乡村振兴强引擎

聚焦抓党建工作主责主业,定期召开党建工作月例会和推进会,推行周工作任务清单管理和镇村干部“四单管理”抓落实闭环责任机制,实施周工作履职纪实,从严落实镇村干部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强化督促指导,实行责任倒查,确保镇村干部履职尽责。坚持“五学并举”学习法,党组织书记讲党课累计18场次,举办读书班13期、开展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2轮次,组织理论知识测试16场次,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三力。以党史学习为抓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群众最关切最直接的现实问题,镇村党员干部领办解决民生实事157件,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以凝聚党组织合力为重点,举办入党积极分子专题培训3轮4场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12场次,开展“学习党史忆初心.接续奋进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28场次。按照“7+1”党组织标准化要求,持续规范提升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组织生活。

(丹凤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