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接续脱贫攻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府谷县通过组织开展“百单位帮百村、百企业兴百村”助推乡村振兴行动,部署实施“对标选派+分类包村”有力举措,传好驻村“接力棒”,构建包联帮带“大格局”,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集智聚力推进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开新局、建新功。
传好“选人棒”,为乡村振兴“接力跑”添精兵。以乡村“急需”“紧缺”为导向,瞄准制约乡村振兴的“难点”“堵点”,将选派干部专业优势或部门优势与所驻村实际需求相结合,将选派干部个人特质或个人愿望与所驻村人文环境相结合,让选派干部有劲能使上、能力能发挥、任务能完成。聚焦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等“硬杠杠”,从全县172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203家工矿、商贸、金融、建筑等企业精挑细选驻村第一书记20名,驻村工作队员40名,科学搭配、优化组合,组建20支驻村工作队帮扶帮建全县172个行政村,让干部资源与村级需求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确保了选优派强,驻得下去、干得出彩,发挥选派力量的最大效能。
传好“事业棒”,为乡村振兴“接力跑”增活力。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多维帮扶重点任务,驻村干部积极对接帮扶资源,创新帮扶举措,“驻身”与“驻心”并举,发挥优势和特长,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制度建设督导员、组织建设指导员和项目实施助推员“六员”。积极探索“结对共建+N(产业支持、文化教育、移风易俗等)”新模式,拓展结对共建外延,将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金、技术、经营、管理优势有效集成,村企共建、包联帮建,点燃致富“红色引擎”,让党旗插进田间地头,让身影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乡村“旧貌”逐年换“新颜”,驻村工作做到了村民“心坎上”,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传好“激励棒”,为乡村振兴“接力跑”强后劲。建立完善长效保障机制,在政治上关心、待遇上保障、工作上支持驻村干部,持续落实激励关爱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驻村驻身更驻心。将乡村振兴“主战场”作为考察识别驻村干部的“试金石”,突出“严”管理“重”奖励,严格落实考勤、工作报告、纪律约束等制度,防止他们成为“断线风筝”;将驻村现实表现考核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主动“搭台子”、及时“给位子”,激发“能动力”,让他们用初心和使命驻村,用责任和担当干事,凝心聚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收获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硕果”。
(府谷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