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三个聚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优化干部人才资源配置。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紧扣乡村振兴需求,通过“留、推、选、请”等形式,选举产生村“两委”干部921名,133个村全面实现“一肩挑”。注重教育培训,聚焦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内容,分层分类对新任职村级干部集中开展岗前培训,有效提高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战本领。强化驻村帮扶,选优配强驻村帮扶力量,全县共下派366名驻村干部帮助各村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优服务。突出智力支撑,实施“五个一百”乡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柔性引进各行业知名专家人才19名,招聘果业农民技术员50名,为全县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聚焦农村宜居宜业,健全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机制。突出党组织全面覆盖,探索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党建网格制度,由党员中心户党员担任网格员,实现党建进组、服务入户,推动党组织领导作用有机嵌入乡村治理。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工作机制,开展村规民约示范村创建及“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着眼高质量联系服务群众,建立农村党员服务群众“双报到五服务”和红色爱心协管员工作机制,在全县选聘153名农村党员担任爱心协管员,帮助协管对象提供代办证照、代缴水电费、代购生产生活资料等服务,全面打造服务群众“十分钟”服务圈。
聚焦农民富裕富足,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县级抓统筹、镇级抓落实、村级抓实施”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统筹考虑,在全县确立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每个村由财政划拨50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树立标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富民增收”工程,“一村一策”制定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集中政策、资金等资源,挖掘盘活集体资产,完善村集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由党员干部带头、引导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共同增收致富,推动村级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提升。
(中共长武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