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紫阳:党建“三领”聚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11-25 11:15 作者:徐申全

紫阳县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采取支部领航、头雁领衔、代表领路等措施,整合资源,聚合力量,抱团发展,大力推进农村产业振兴,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硬实力”。

支部领航建联盟。针对农村产业发展分散、管理粗放、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打通地域、行业限制,大力推行“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模式,推动村级党组织由“单兵作战”转向“区域协同”发展。围绕延伸农村产业发展链条,集成组织优势,按照“大联小、强联弱、川联山、近联远”的思路,落实城乡联建134个、村村联建59个、村社区联建104个、村企联建50个,与中、省、市直部门及江苏常州援建单位结成“内外联建”对子15个。结合产业发展区域化、建设田园综合体、推进茶旅融合等需求,组建茶业、蔬菜、生猪、药材劳务等特色产业联盟24个,新建生产基地24个、加工厂28个、产业园区42个,新增农村经营主体92个。蒿坪镇在东关村成立产业联盟联合社,建立农产品技术培训、加工包装、仓储保鲜、销售运输中心,辐射带动6个村农业产业产供销“全链条式”发展。向阳镇营梁村利用境内富硒茶观光园、茶马古道观光线、五省会馆等旅游资源优势,形成了茶产业、旅游业、服务员“三业并进”良性发展循环。

头雁领衔强经济。实施“党建领航、头雁兴村”行动, 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在207个村(社区)实行“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四个一肩挑”,全面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集体经济“书记示范”工程,启动5个集体经济示范镇、17个集体经济示范村建设,实行县级领导联系指导、镇党委书记包抓、村支部书记领办,确保村级集体经济规划落实落地、规范运行。东木镇燎原村党支部引进企业进驻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吸纳周边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余亩入股经营,组成食用菌产业联合体,生产秦巴硒菇、富硒灵芝等产品,带动800余农户户均年增收1000多元,4个村集体经济增收超过30万元。高桥镇裴坝村支部书记梁明山联合返乡人士创办富硒山野菜合作社,会员覆盖毗邻3镇22个村5000余农户,发展香椿、洋藿姜基地1000余亩,新建加工厂1座,建立“城乡丰购”平台,让香椿酱、洋藿姜、土豆片等农特产品产销两旺,供不应求。

代表领路聚合力。建立健全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网络体系,设立1个县级党代表联络站,17个镇党代表工作室,将各级党代表统筹规划、科学派驻到各镇工作室,分别联系207个村,围绕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公开承诺、兴办实事。深入开展“代表连心、富民兴村”主题活动,结合镇党委换届,组织1000余名各级党代表视察调研村集体经济发展、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讨论,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协调解决各类发展难题。城关镇代表青创协会支部书记张东军,针对县城仁和国际千户社区群众就业难问题,创办紫阳县瑞远服饰有限公司,新建厂房2900平米,安装流水线16条,年产成衣40万套,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截止目前,各级党代表按照每人每年至少为联系村帮办一个实体、办好1件实事、解决1个问题、帮扶1户困难群众的“四个一”要求,引导各级党员听民声、纾民困、解民忧、办实事,承诺践诺2000余件,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排头兵作用。

(紫阳县委组织部 供稿 )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