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大荔:培优育强“三支队伍” 奋力领跑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10-14 15:52 作者:户中耀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在建党百年又逢新中国72岁华诞的荣光时刻,大荔县第十七次党代会擘画出的美好蓝图催人奋进,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同州大地徐徐展开。走在大荔县的乡村道路上,不时地看到村干部指挥项目建设现场的忙碌身影,看到村干部为民帮困解难的温馨画面...。村干部能有这样的状态,得益于大荔县将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在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使得全县村“两委”班子实现了中青干部科学配备,绘制出了一幅“人人争资引项,个个干劲十足,村村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创机制,锻造乡村振兴“智囊团”

为有效破解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知识单一、能力弱化的问题,大荔县围绕“双好双强”型干部,突出高线选人,底线筛劣,一大批讲政治、本领强、能带富、善治理的优秀人才走向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8.6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93%;“一肩挑”占比100%。同时,还优化实施“113”乡村振兴人才工程,300余名大学生回乡奉献才智,累计216名返乡大学生进入村级班子,11人实现“一肩挑”,19人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

为持续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难题,该县又创新出台《村级后备力量培养计划》,对选拔的644名学历高、素质强的后备力量实行严管、细帮、实训,着力建强一支乡村振兴“后备队”。

“县上牢牢抓住村干部队伍这个关键,注重蹲苗育苗,加强梯队建设,培优育强村党组织书记、‘113’人才、村级后备力量‘三支队伍’,经过5到10年的努力,让大学生成为村级班子的主力军,全力领跑乡村振兴”大荔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1两宜镇西高明村选举村党组织领导班子.jpg

两宜镇西高明村选举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强锻炼,增强乡村振兴“能量源”

该县依托西农大、县委党校等,为全县村党组织书记、“113”人才、后备力量进行全覆盖培训,累计开展县内培训8场次,域外取经4场次,全面提升了“三支队伍”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我镇15名村党组织书记、15名“113”人才和51名村级后备力量,经过县、镇的培训后,现在处事很果断,干事有魄力,群众很是认可。”范家镇党委副书记如是地说。

为了让“三支队伍”履职更专业,该县对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备案管理、教育培训、立体实训等制度,对“113”人才和村级后备力量实行动态管理、结对帮带、轮岗锻炼和实践历练等措施,“三支队伍”履职本领和实践能力更是有增无已,全县各村级班子都形成了“以老带新传帮带、以新促老增活力”的良好模式。“我村‘113’人才刘娟经过镇上多个岗位锻炼和包村干部这个‘导师’帮带后,干工作能独当一面,尤其在这次防汛救灾中,深入一线排查登记险情,在安置点自愿帮厨提供伙食,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朝邑镇民主村党支部书记雷建平感慨道。

2举办新任村干部乡村振兴培训班.jpg

举办新任村干部乡村振兴培训班

优保障,激活乡村振兴“强引擎”

为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该县建立夯权责、明任务、划等次、定薪酬、搭平台的考核细则,出台村干部待遇补贴机制,村“一肩挑”干部每月3000元,“113”人才担任的再增发800元驻村补贴;副职干部每月2500元,“113”人才担任的再增发500元驻村补贴;其他村“两委”干部每月1500元,“113”人才担任的再增发500元驻村补贴;对此,县财政每年为“113”人才增加的支出达到465万元。同时,设立村干部抚恤金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让村干部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此外,还配套建立评先评优、学历提升、招考招录等机制,先后有48人进行学历提升,6人考入公务员,有效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我们坚持梯次递增,循序使用的选人导向,当村党组织书记出现空缺时,优先从表现优秀的‘113’人才中选用;当村‘两委’委员出现空缺时,优先从成熟的后备力量中选用,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活力充沛,不断汇聚乡村振兴发展动力。”大荔县委组织部分管农村党建工作的负责人说。

3组织“113”人才和村级后备力量赴杨凌农科院现场教学.png

组织“113”人才和村级后备力量赴杨凌农科院现场教学

如今,大荔县村村班子合理搭配,村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村级组织运转更加规范高效,组织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过去村干部思想固化、理念老化,村子发展缓慢;现在村上一大批返乡大学生主动请缨回村建设家乡,村干部年富力强、思维活跃,乡村全面振兴越来越有生机和活力,也更让我们坚信县第十七次党代会提出‘大美大荔、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党员纷纷感叹道。

(供稿:中共大荔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杨春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