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大聚合强党建行动”见实效,澄城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以“四联一单”工作机制为依托,充分调动社区和共驻共建单位积极性,围绕网格管理、“党建庭院”、协商共建、志愿服务等“四条线”,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构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推行网格管理,架牢基层工作“连接线”。以“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为原则,网格员们每天走访各自网格内所有特殊户和3-5户一般群众,在走访过程中,摸清群众困难需求,整合共驻共建资源,及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实施小区治理“亮净精”工程,治理“三无”小区10个,“文化融合”“安康民乐”“四治一体”等小区治理模式使物业管理乱象、环境治理反弹、停车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打造党建庭院,建好为民服务“流动线”。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在城市社区党员家庭打造“党建庭院”,依托“党建庭院”开展“小板凳”党课,并把开展议事、调解等为主要内容纳入党课内容,为居民提供了学习平台、畅通了表达渠道。截止目前已累计开展“小板凳”流动课堂活动20余次,先后为社区群众解决房屋维修、养老保险代办、巷道清理等问题200余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
遇事协商共建,推动社区治理“发展线”。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民政、社保、残疾等政策办理流程,实行网上申请预约办理,真正实现群众“只跑一次”目标;大力推动“微协商”走进社区,由社区党组织指导搭建微协商平台,广泛汇集小区党组织、居民议事会、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逐步推进社区自治共管,切实把“微协商”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
开展志愿服务,串起居民群众“幸福线”。全面推行社区“轮值主席制”、小区党建“1168”模式,严格落实“双报到”制度和“党员服务60分”考核制度,组织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彩虹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将测量血压、配钥匙、理发等方便贴心的生活服务送到居民群众身边,并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知识讲座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中共澄城县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