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略阳县黑河镇:党建引领 铺就“白+绿” 蚕桑产业发展致富路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09-22 09:46 作者:黑河镇 李小梅

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黑河镇紧紧围绕县委“一立四振兴”战略部署及全县产业发展格局,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总抓手,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振兴为统领,以人才振兴为前提,盘活本地资源,优化产业发展模式,用好育好本土人才,铺就“白+绿”蚕桑产业发展致富路。

QQ截图20210922093949.png

党建引领,盘活本地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黑河镇坚持盘活本地资源优势,以此带动本地产业发展。镇域内岩房坝村村内平整土地被“十天”高速路和“五黑路”征用较多,剩下的土地均为坡地,为将村级支柱产业发展起来,黑河镇岩房坝村党支部紧抓发展机遇,围绕全镇“一主域两区域”产业发展格局,立足村内现有资源,经过多方考察,决定整合村内坡地,栽植桑树,大力发展“白+绿”蚕桑产业。通过整合,2018年11月份该村栽植桑园540亩,2019年栽植桑园300亩,2020年栽植桑园200亩,2021年春季栽植桑园100亩,现有桑园1140亩。岩房坝村紧紧围绕在党组织周围,盘活本地劣势资源,将劣势变优势,将蚕桑产业之“绿”做了起来,在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QQ截图20210922094010.png

党建引领,优化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突出支部引领作用,黑河镇岩房坝村优化产业发展模式,推行“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员+农户”的蚕桑产业发展模式。以支部为统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纽带,党员示范带动为引领,带动农户发展蚕桑产业。采取农户进入养蚕大棚务工、收购农户栽植桑叶、集体分红等多种形式使农户收益迅速提高,从而使产业发展迅速。截至目前,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吸纳全村农户全部入社,已建成了年可共育300张小蚕的标准化共育室和年可养蚕300至500张蚕的养蚕工厂,可提供村内200多人次务工,实现务工收入12万元左右,全村人均收入提高2000元以上。岩房坝村多方考虑,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将蚕桑产业之“白”发展了起来,农民腰间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QQ截图20210922094042.png

党建引领,用好育好本土人才,推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岩房坝村坚持以人才振兴为基础,充分发挥本土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本地区经验丰富老人、技术人才为资源,通过村民小组会、院坝会等为媒介,大力向村民宣讲栽植桑树、喂养蚕的经验技巧,助推蚕桑养殖技术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以驻村工作队、本地区小微企业家为桥梁,在村级党组织和帮扶单位、外界企业之间形成沟通媒介,在协调资金、推广产品、技术支撑、产品销售等方面形成纽带,助力蚕桑产业全产业链式发展壮大;以年轻党员、后备干部、返乡创业人员及毕业返乡大学生为基础,通过党组织培养带动、示范引领,培育一支有知识储备、有技术支撑、有政治觉悟的能够推动本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人才队伍,助力铺稳、铺好、铺快“白+绿”蚕桑产业发展致富路。

QQ截图20210922094059.png

黑河镇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为统领,紧抓盘活本地资源、优化产业发展模式、用好育好本土人才等举措,铺就“白+绿”蚕桑产业之路,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的新时代“三农”工作开好首局、打好首战。下一步,黑河镇计划将蚕桑产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开发相关产品,增加附加值来进一步提高蚕桑产业经济效益,让蚕桑产业在黑河镇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