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陈仓区新街镇党委坚持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作为推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突出“四抓并举”,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以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抓学习强思想,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镇党委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党史知识、乡村振兴等理论学习不放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镇党委会、中心学习组先后16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和省市区有关新部署新要求。开设“新街讲堂”,利用周一机关例会、周三集体夜学、“主题党日”等方式,教育引导镇村党员干部坚持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专题辅导与交流研讨、线上学习与外出观摩等三个“相结合”,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通过镇村干部会议专题安排、“大走访大排查”等活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村组、进农户、进企业、进学校,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讲清楚乡村振兴“20字方针”、五个方面振兴以及新街“四镇”建设发展蓝图,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推动发展的凝聚力。
抓基层强基础,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充分发挥镇村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动扛牢抓好“三农”工作的政治责任。坚持以标准化引领高质量、以规范化提升组织力,深入开展“阵地规范提升”行动,在东沟门、新街等9个村建成标准化的党建活动阵地和便民服务中心(站),持续规范提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党建资料规范化水平,推动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新建镇党建文化广场、党员认领公益园林、党建主题走廊,形成了以红色主题党建为引领,各项工作追赶超越的生动局面。大力实施“党建+文化旅游”“党建+产业开发”,探索农村“三变”改革,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光伏产业扶贫项目、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多元化农业示范基地,筑牢领导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抓队伍强骨干,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坚持把建强班子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突出“双好双强”标准,全面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从农村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返乡党员中培养选拔9名村党组织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学历实现一升一降,结构大幅优化。区级部门选派18名优秀干部组成6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进驻6个村开展帮扶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实施农村党员队伍“活力计划”,逐村制定发展党员三年计划,加大35周岁以下年轻党员培养力度,持续调整基层党组织党员结构。严格落实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坐班值班、去向公示、考勤考核、激励奖惩、积分管理等制度,深化为民服务宗旨教育,大力整治“生冷硬”问题,切实转变干部作风,造就了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抓治理强服务,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成标准化“六好”司法所,创建市级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5个,持续推进“雪亮工程”,不断深化法制建设和“平安新街”建设。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完善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划分“责任田”、组建“先锋队”、设立“示范岗”等方式,引导镇村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平安乡村建设等工作中亮身份、走在前、做表率。在镇村新建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着力打造“红色宣讲队”“乡风文明理事会”等平台,通过开展党史教育、道德讲堂、庭院课堂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弘扬时代新风,带头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持续增强乡村治理效能,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