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升级”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既是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总目标、总要求,也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咸阳市秦都区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以“村村过硬、整体升级”活动为统揽,精心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五大工程”,大力激活农村基层党建新动能,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有效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活力,提升了全区基层党建引领力。
实施基层带头人队伍“头雁工程”。在全面完成53个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基础上,加强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逐村分析村干部队伍现状,推动村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加强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每个村储备1-2名正职后备力量。从区级机关选派14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实施党支部“活力工程”。依托网格,因地制宜组建网格支部,向各村共派驻160名网格员,推行“网格+支部”,发挥网格员作用,在村、党员中心户、网络平台等阵地上,深化法治德治自治建设,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党务、村务、财务依法规范管理,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实施党员队伍“净化工程”。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党员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实行发展党员“过程管理、预审把关、专题分析”,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严格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畅通出口,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针对外出流动党员、在企务工党员、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新居民党员等群体,加强分类管理和关爱帮扶,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效果。
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工程”。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街道对村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村干部的绩效报酬紧密挂钩。创新发展模式,鼓励抱团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消除“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0万元以上的村实现零突破。
实施后进党组织“补短工程”。按照“查漏补缺、不留短板”的要求,建立“一村一清单”,逐村开展对照检查,逐项査找问题,明确整改举措、期限、责任人,确保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找准短板、整改提升、晋位升级。扎实开展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集中整顿,实行“四个一”包抓整顿机制(即每个软弱涣散村由1名区级党委班子成员包抓、选派1个区级部门结对帮扶、组建1个驻村整顿工作队、选派1名第一书记),全面提升秦都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供稿: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