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金台区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以四大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全力推动抓基层党建与实施乡村振兴齐头并进。
一、实施“强基固本”工程,筑牢乡村振兴坚强堡垒。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好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既能带好班子、引领队伍,也能盘活资源、建好村子、推动发展。
一是选优配强支部班子。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优化两委班子结构。全区12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顺利当选为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100%。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6.5岁,较上届下降1.5岁; 35岁以下的8名,占6%;高中以上文化的104人,占84%;实现了“一降一升一强”的工作目标。二是扎实开展“党建引领,强基清源”行动。严格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工作制度,对12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逐人进行考察;10个资格联审部门对全区1855名候选人任职资格进行审查,未发现黑恶势力参与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行动。将全区68个村分为城中村、城郊村、发达村、一般村,以创建“十有”标准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契机,发展壮大城中村、融合发展城郊村、做强做大发达村、盘活拉动一般村,使村级集体经济能力增强,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实现新增年收益50万以上的村5个以上。
二、实施“头雁培育”工程,奠定乡村振兴人才基础。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是乡村振兴发展的蓄水池,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基础。
一是抓后备力量提升行动。按照《金台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计划》,全区140名后备力量大部分进入本届村“两委”班子,部分已走上村党组织书记岗位。每村储备2名村级后备力量(35岁以下,中共党员),动态储备建立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才库,采取结对帮带、定期培训、跟踪培养等方式将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充实到巩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信访维稳等一线锻炼,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和接班人。二是推行“充电赋能”机制。开展全区新任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采取理论授课、交流经验、外出考察等方式,提升新任职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分批次组织68个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参加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学浙江、提能力、促振兴”轮训班,在《金台先锋》开设“浙江归来话振兴”栏目,邀请部分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结合浙江培训谈村级发展。采取撰写心得体会、座谈会分享等形式,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三是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区级统筹、包驻一致、因村选派、人岗相适”原则,向7个脱贫退出村、10个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级2个、省级8个)选派17名第一书记、34名驻村队员,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扎实协助村“两委”做好脱贫监测和产业规划、乡村治理、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当好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四是助力选调生到村任职。将严格到村任职作为选调生培养与充实村级人才力量的重要途径,制定《金台区到村任职选调生培养管理暂行办法》、《金台区到村任职选调生工作补助资金报销流程》、《金台区到村任职选调生工作补助资金支出报销单》等,对到村任职选调生管理培养、待遇保障、教育培训、纪律要求、考核评价以及工作补助资金使用用途、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压实各级管理责任,建立“3+1”联系帮带工作机制,促进到村任职选调生建言献策、贡献力量,为乡村振兴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三、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凝聚乡村振兴发展合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
一是开展“红色温暖”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加强与外出流动党员的沟通联络,确保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活动,确保老党员、无行动能力党员能参加组织生活,感受组织温暖。二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纵深推进“党支部+合作社+能人大户+农户”机制,采取“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创新“支部+人才+产业”模式,坚持“有阵地、有制度、有载体、有队伍、有活动”的标准,发挥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堡垒作用。永利村的沙培农业、陵辉村的花海经济、周家庄的田园休闲、五七村的蔬菜种植等都已发展为规模产业。三是以“党建+”促乡村治理建设。在农村大力推行“党建+能人”模式,指导成立“乡贤能人工作室”68个,聘请“乡贤能人”210多人。积极发挥村级“乡贤能人工作室”作用,由村级党组织领导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协助村“两委”协调解决邻里纠纷,组织开展群众活动,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
四、实施“保障提升”工程,增强乡村振兴持续动力。乡村要振兴,保障要先行。要注重从关爱关怀、福利待遇、人文考核等机制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保障措施,激励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大展身手。一是持续深化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整体水平。扎实开展“十村示范,百村达标”示范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市级标准化示范村60个,对标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村8个,聚力打造“一肩挑”示范村8个。二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发放村级组织办公经费138.5万元,绩效工资138万元,为568名离任村干部发放补贴45.33万元。发放选调生工作补贴、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补贴共22万元,为基层干部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加大重用关爱力度。提拔重用一线优秀驻村干部(含第一书记)7名,表彰省市区驻村干部3人,优秀村级党组织8个,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1人。其中1名村级党组织书记通过“五类人员”招考成为镇街副职领导,1名第一书记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优秀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四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纳入党(工)委、党组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在评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次时综合运用,发挥三项机制作用,强化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
(供稿:宝鸡市金台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