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临渭区:党建“四式”描绘乡村振兴最美色彩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07-22 15:46 作者:徐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以来,渭南市临渭区拿出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的高度政治自觉,持续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以组织振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筑牢“磐石不移”式战斗堡垒。为夯实筑牢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在全区深入实施党建“留心护根”工程,扎实开展“三深化三过硬”主题党建活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印发《关于实施“红色引擎”组织振兴专项行动的意见》,试行村级重大事项“五步决策法”,促进“一肩挑”后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推行“党(工)委、党组书记项目”、“党(工)委党建工作抓点示范项目”,建立党建活动、村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方面示范点40余个,形成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今年还成功创建省级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3个,实现提档升级、美化乡村、留住乡愁。

选好“碧空飞雁”式干事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两委”换届期间严把资格联审、换届纪律、舆情处置、督导检查“四个关口”,对照“一降四升”标准,联合统战、法院等9部门严格审核人选资格,选出1000余名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村“两委”班子成员。邀请省级专家、市区领导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基层治理等内容对281名新当选村党组织书记封闭培训,配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条例200余册,切实为村书记充电蓄能。参照干部人事档案建档标准和管理要求,由专人负责,建立10项清单,对全区村党组织书记逐人建立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规范管理。

营造“十步香车”式服务队伍。引育人才如车之双驱、鸟之双翼,为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在村“两委”换届期间印发《关于鼓励激励各类人才返乡担任村“两委”成员的六条措施》,从政治、待遇、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切实招引了一批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等五类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持续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尖刀兵”作用,协调省市区三级为100余个脱贫退出村、乡村振兴示范村、易地搬迁社区选优配强了200余名驻村干部。特别是依托本地禀赋资源,创新开展“乡村振兴新村民”招募活动,目前已成功签约20名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类和乡村文创开发类人才。

发展“活水源流”式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以“党建引领、百村示范、千村增收”为目标,落实村集体经济三年清零壮大行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统筹推进,街镇、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4月底,在全区推广渭南市集体经济发展“党组织+乡村治理”、“党组织+田园综合体”等7种模式,引导村干部拓宽工作思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全区抓典型、找试点,深入开展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工作,依托临渭红色资源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注入活力。

(渭南市临渭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