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坚持把新一届农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落实“十四五”目标的重要抓手,做实换届“后半篇文章”,打造高素质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上好履职“第一课”。村“两委”换届工作完成后,第一时间举办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于3月9日至25日分3期在照金干部学院对全市359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覆盖轮训。培训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聚焦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重点,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和学习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引导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提升履职能力、迅速进入角色、切实担负职责。同时,组织各区县委组织部对其他“两委”成员进行全覆盖培训,有效提高了村“两委”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绘制农村“新蓝图”。组织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以“开门一件事”破题,通过表态发言、晾晒承诺、走访调研、领办实事等掌握村情民意,围绕资源禀赋、产业特色、项目建设等,立足“三新三高”,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任期发展规划,绘制好乡村振兴和农村“十四五”发展蓝图。同时,根据各区县工作实际,明确区县抓农村党建工作特色化差异化重点任务,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农村党建齐头并进、重点突破。
从严管理“领头雁”。从严加强村“两委”干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区县委备案管理制度,100%全覆盖建立了村党组织书记人事档案并集中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工作纪律、考核激励等要求,努力打造政治过硬、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村“两委”干部队伍。围绕建立科学有效的村“两委”班子运行机制,巩固提升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成果,完善村级议事规则,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持续推动村“两委”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激发发展“驱动力”。围绕提升村党组织抓党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引导村干部抢抓发展机遇,把握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努力培养懂党务、懂政务、会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式的书记和致富带头人。在王益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在全市探索村集体经济收入与村干部报酬挂钩机制,不断提升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选聘优秀企业家担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顾问”等措施,落实重点扶持、示范培育、辐射带动等措施,抓好20个集体经济扶持村发展,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截至目前,全市63%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村党组织发展村集体经济能力有效提升。
(供稿:铜川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