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保岐(左)指导村民管护花椒。陕报记者 段承甫摄
“从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何家村共有32位青年参加革命战斗,其中5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5月12日,在岐山县雍川镇何家村红色教育基地,何家村党总支书记苗保岐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讲解道。
“以前肯定想不到我们村子会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苗保岐说,“我2018年刚回到家乡时,村里比较脏乱,一些村民的思想也没有转变过来,守着家里的几亩地靠天吃饭,一些村民甚至还住在危房里。”
回村不久后,苗保岐当选村党总支书记。走访了全村贫困户后,他把所有贫困户的情况都暗暗记在心里,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改变何家村的面貌,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没想到第一项危房改造工作就让我大费周折。”苗保岐说,“为了让村民赵任辉同意改造危房,我上门劝说了不下4次,这才把他的思想做通。”完成了危房改造后,苗保岐又组织村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争取资金完成了道路美化、绿化、亮化工程。
村民实现了“安居”,还要实现“乐业”。
何家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果蔬和生态苗木花卉的好地方。由于有多年的创业经验,大胆心细的苗保岐带领村民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流转了1800亩土地,先后成立了8个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花椒、黄桃、李子、葡萄、精品大棚西瓜等经济作物,建成了1300亩的花椒产业园,3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为了更好地发展产业,苗保岐带领村干部多方争取资金,新打机井2眼、新架变压器3台、硬化道路4.5公里,使何家村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得到了有力保障,村民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村民富起来了,苗保岐又有了新的想法。“由于我从小就经常听村里老一辈讲何家村的红色故事,就想着把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利用起来,在何家村建一处红色教育基地,真正激活我们这个村子。”苗保岐说。
2020年,在县镇两级的指导和帮助下,苗保岐带领村干部和热心人士广泛收集、整理、挖掘何家村老一辈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和红色故事,利用1年时间完成了红色资源的整理。同时,村“两委”坚持规划先行,争取到80多万元资金,于今年3月将村里废弃的教室建成了何家村红色教育基地。
“何家村红色教育基地建成短短1个多月内,已接待了多批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以前冷清的村子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村民们的脸上也多了几分自豪感。”苗保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