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致富路上的“当家人”

——记富平县宫里镇大樊村党支部书记惠春侠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1-05-26 08:30 作者:陕报记者 李欣泽

5月14日,惠春侠查看金银花长势。

富平,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涌现了以习仲勋、邵武轩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先辈。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富平县宫里镇大樊村党支部书记惠春侠,就是一位这样的党员干部。

5月14日,记者驱车驶入富平县,一直向北行驶,看到路边种满金银花的地方便是宫里镇大樊村。驶入乡间小路,平展的水泥路在成片的金银花中铺向前方,路旁是花坛、绿树、太阳能路灯和村民们采摘金银花忙碌的身影、开心的笑脸。

耄耋之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健锋也没闲着。他开着三轮电动小车,带着草帽来摘金银花。

“采摘金银花收入好,去年收入了8000元!”陈健锋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别看我年纪大,我还免费给养老院烧水,免费修剪路边的绿植,你看我修得咋样?”

“为啥要免费呢?”

“因为惠书记人太好了,给村里办了那么多事,我给大家服务一下咋好意思要钱哩。”

陈健锋提到的好人就是大樊村的党支部书记惠春侠。在大樊村村民眼里,惠春侠不仅是当地有名的“糕点大王”、村里的“当家人”,更是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1993年惠春侠开始做糕点生意,由于肯吃苦、手艺好,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了拥有几千平方米厂房、县城三家连锁店的规模。她先后为2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是大樊村的致富能人。但是“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惠春侠本着这样的信念,2012年担任村干部,这一干就是将近10年,在她的带领下大樊村的面貌翻天覆地地改变了。

曾经的大樊村正如陈健锋的回忆:“村道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还没进村,就能闻到牛舍、羊舍里刺鼻的臭味。”惠春侠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从修路开始。清三堆、修巷道、做绿化、装路灯……从跑项目、争资金,到做群众工作,40多天,她从头干到尾。巷道修成的那一天,村民高兴坏了,红色的鞭炮铺满了崭新的水泥路面。

几年下来,村上先后实施了安全饮水和电网改造工程,累计硬化巷道14.8公里,修灌溉渠道9.3公里,修筑花坛2300米,栽植绿化树木1200余棵,安装太阳能路灯287盏,村主干道路实现高清摄像头全覆盖。

“不仅村容村貌要好,还要脱贫致富,只有产业支撑,村民的腰包才能鼓起来。”惠春侠说。

为了找到合适的产业项目,2016年惠春侠带领村组干部四处考察,近到周边的大荔、蒲城,远到山东,最终在大棚菜、大棚花、冬枣等多个项目中选择了最适宜大樊村土壤特点的金银花种植。

但是,金银花产业发展的路子并不顺利。起初,村里提供苗子、地膜,农户自己种植,但种植成果不理想。惠春侠四处学习、不断改进,成立了金银花专业合作社,聘请农户分区管理,“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目前,大樊村金银花扶贫产业园区金银花种植面积1100多亩,2019年实现收入200余万元,2020年300余万元,让全村20户、55名贫困人口有了就业之地,并为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1000元、托管收入1000元。金银花产业已成为大樊村新的主导产业,成为群众的“脱贫致富花”。

“去年金银花产业收入300万元,但只盈利了几十万元,用来建设托养留守老人的‘幸福院’。今年,我们继续改进种植方式,村里统一管理,有什么活儿在便民微信群里喊一声,大家都来了,目标是增加200万元收入。未来,我们打算做金银花深加工,让大樊村的金银花卖到更远的地方去。”惠春侠说。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