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扶贫办、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等5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明确用5年时间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1000万人口搬迁任务,帮助他们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至此,一场将影响几代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拉开了序幕。
2018年3月,陕西省合阳县城关街道古莘社区正式成立,这是一个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为服务主体的过渡性城市社区,作为新建社区,辖区居民均为易地搬迁脱贫的“新居民”,一边是有着传统农村观念的村民,一边是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城市生活,社区的建设和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破题”,如何更好地建设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居民,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下、能就业、有保障”,成为社区建设者们开展工作的核心。
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
古莘社区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一核两会六联”社区治理模式,即以党建引领这把“红色钥匙”为核心,统筹社区各项事业发展;以移民委员会、居民议事会这“两会”为纽带,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让居民共同参与社区重大事项决策;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党组织、小区党支部、驻区单位六方联动共破治理难题,不断提升易地脱贫搬迁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打造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化繁荣、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时代文明社区。
“初心寻访”红色阵地主题党日活动
坚持党建核心,着力提升服务
一方面通过组织居民党员开展“初心寻访”红色阵地、“学先进、守初心、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承诺践诺、党史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强化党员意识,提升党性修养;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引领+提升服务”为统揽,推行“党建+服务”,着力构建“四融四心”服务体系(组织融汇促管理同心、区域融建促和谐安心、党员融管促氛围舒心、服务融享促幸福暖心),创建“红色引领•融悦古莘”党建服务品牌,打造“亮身份、争先锋、做表率”党建楼宇文化,设置“网格责任公示牌”35处,共有73名党员干部定岗定责,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辉煌70年 追梦新时代”
发挥“两会”作用,推进居民自治
古莘社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社区治理离不开居民的参与,逐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体系建设,提高居民自治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社区一方面推动成立以搬迁居民代表为核心,社区骨干参与的移民委员会,充分发挥移民委员会在搬迁小区治理、反映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成立由小区党组织、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包联单位、小区网格长和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小区居民议事会,凝聚多方力量,充分展现“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事的社会制度优势,培育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促进融入,增强归属感。2020年,社区党党支部先后多次召集“两会”成员就小区疫情防控、残疾人坡道、冬季供暖、路灯照明等“老难”问题进行讨论协商解决。居民们参与其中,提想法,谈意见,积极推动了一系列为民服务事项的快速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共有68名居民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陆续改造28栋居民楼、22条残疾人专用坡道,解决了小区老弱残障居民136人的出行问题;维修更换路灯237盏;解决276户冬季供暖问题,让居民温暖过冬,获得居民交口称赞。“两会”完美扮演了党政方针“宣传员”,社会治安“维护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公共设施“管理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的角色,充分发挥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作用。
社区先进模范评议会
加强六方联动,凝聚治理合力
构建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党组织、小区党支部、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六方联动”治理机制。一是共建协作保平安。组织驻区单位开展“平安创建党员进社区”主题活动,定期对辖区小区开展全面安全隐患排查,通过建立标准、强化治理、长效管理等措施,提升小区安全环境。二是志愿服务促和谐。古莘社区于2020年10月成立由社区党员、驻区企事业党组织党员、在职党员和居民组成的“五色花”志愿服务队,建成“红色先锋”“蓝色平安”“橙色助困”“绿色环保”“粉色文明”五支志愿队伍。2020年,共注册志愿者220人,组织活动36次。三是丰富活动育文明。经常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文化娱乐活动,采取公益电影、文艺表演、志愿服务、专题讲座等形式,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明素质。2020年,共开展活动32次,参加人数800余人。
“平安创建党员进社区”活动
“地球日”绿色出行文明实践
端午节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疫情防控为困难居民发放蔬菜
(作者单位:合阳县城关街道古莘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