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太白:以换届为契机着力优化村(社区)干部队伍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01-05 11:22 作者:赵岚

  村(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最基层细胞,领导班子运行好不好、功能强不强,班子结构很重要。为进一步优化村(社区)党组织班子结构,太白县聚焦“亮、留、推、引、筛”打好“五张牌”,吸引优秀人才参与换届竞选,着力优化班子结构,推动村社组织换出新气象新面貌新活力。

  亮标准、树导向,打好“基础牌”。突出政治标准及“双好双强”要求,树立重品德、重实干、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把高线选人与严把底线结合起来,明确人选标准“基础清单、优选清单和负面清单”,广宣传,齐动员,注重将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员选出来、用起来,让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不被埋没。

  早调研、深分析,打好“留用牌”。立足于选好干部、配强班子,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切实抓实村(社区)班子综合研判,全面系统了解掌握班子运行情况。通过全面调研分析,将现任班子中民主测评优、工作业绩好、群众呼声高、综合素质强的人员继续推荐留任。在留用中,既注重优化年龄、学历结构,也注重能力、品质结构,通过“双向兼顾”,努力增强党组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目前,全县村(社区)党组织候选人预备人选中拟继续留任人员147人,其中党组织书记继续留任35人。

  严考评、重实干,打好“推新牌”。完善村(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侧重把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群众中威信高、热心农村工作、乐于为农民服务的优秀人才及农村科技示范户、致富能人、产业带头人、复转军人等作为村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根据后备干部日常表现、专业特长、培养锻炼期间的表现和年度考核评议等情况,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对培养储备的146名后备干部进行任职考评,通过“谈、评、看、访”,57名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被优先推荐提名为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人选。

  重保障、广动员,打好“回引牌”。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做好人才回引工作,着力从经济待遇、政治待遇、生活保障、教育培训、关心关爱等五个方面不断健全村干部待遇保障体系,激发外出优秀人才返乡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从2020年7月起,全县“一肩挑”书记月基本补贴提高至3100元,年最高40800元;建立村干部补贴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机制,每年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拿出10%-15%的资金用于发放“村干部贡献奖”。积极引导镇村干部通过登门拜访、电话联系、微信联络等方式,织牢“乡情”“乡愁”纽带,搭建感情联络平台,大力吸引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回乡参与村(社区)班子竞选,为本地发展献智献力。目前,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中,“四类人员”162人,占67%。

  下深水、严审查,打好“筛选牌”。注重“下深水”物色,严要求选人。全县提名推荐的242名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初步人选在镇党委初审后,县委及时召集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一人一报”问题进行仔细甄别审查,23人通过审查,剔除不合格人选2名;同时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12家单位对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资格联审,抽调20人组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专项考察组,制定统一考察方案,严格开展考察培训,通过“述、评、谈、看”,逐村逐人“过筛子”,严把“人选关”。目前,全县44个行政村、2个社区已全部完成县镇两级考察,242名候选人预备人选正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供稿:太白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