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崔木镇洪泉村是麟游县财政局对口帮扶村,位于麟游县的北部,六盘山东延支脉的一部分,距县城约25公里,这里交通不发达,山多地少、土地贫瘠,沟壑纵横,祖祖辈辈靠种植农业为生,生活质朴,靠天吃饭,贫困给洪泉人民烙下深深印记。全村392户1213 人,曾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92户235人 ,贫困发生率20.8%。
如何根治贫困顽疾,拔掉穷根?如何摈弃“等、靠、要”陈旧的惰性思想,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的“自身造血功能”,让他们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能够走得更快、走得更远?一连串的问题,就像千斤重担压在吴海涛的身上。
吴海涛,麟游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负责洪泉村的对口帮扶工作,其中杨明亮是洪泉村最贫困、最典型的一户,也是吴海涛亲自帮扶的贫困户,家里姊妹4人,两个姐姐出嫁,哥哥成家,父亲2011年去世,和年迈的母亲居住,家里土阶茅屋、家徒四壁,为了维持生计,2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背井离乡,辍学走上打工路,由于没有文化,处处碰壁,拿最低的工资,干最费力的活,每月的工资只够生活,在外拼搏几年依然没有改变贫穷的现状。
但是改变贫困的信心和决心,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在这位80后年轻小伙的身上一直没有变,之后又回家购买一辆卡车,运输煤,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发生车祸,本人住院及赔偿导致欠款10余万元。
2017年以来,国家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同时也给杨明亮带来了新的希望,精准扶贫改变了他的命运。
吴海涛走访考察了解情况后,多次沟通,促膝宣讲国家扶贫政策,结合洪泉村的地理位置,再加上曾经有过养羊的经历,鼓励他发展畜牧业,刚开始,杨明亮还有很多顾虑和担心,没有启动资金,没有养殖技术,生怕自己再次亏本欠账。看到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帮助自己,苦口婆心的劝导,发展产业,政府有补助资金,驻村工作队也帮忙解决技术、销路难题,他终于鼓起了搞养殖的信心。
2017年,在吴海涛和驻村干部的帮助协调下,在麟游县布尔羊繁育中心欠账3万元购买羊羔50头,同时吴海涛自掏腰包借2万元给他,利用老宅基地建好羊圈。杨明亮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着,有时候怕缺乏养殖技术,羊羔出意外,他经常参加县上、村上的技术培训。有时候凌晨四、五点起床观察小羊羔,一日复一日,从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苦和累,努力克服着命运的坎坷和挫折,常充满着青春洋溢的笑容,2017年荣获崔木镇产业发展带头人。
2019年,杨明亮继续发展家庭规模化、多元化的养殖,发展养羊105头,养猪20头,鸡30只,预计年收入10万元以上。同时荣获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示范户、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
生活从未亏待过一个勤奋的人,付出总会有收获。2020年,在国家产业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在帮扶干部、帮扶单位和镇村的指导下,如今的贫困户杨明亮注册洪泉村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贫困户就业10以户,有了自己的小轿车,用他勤劳的双手,全家踏入脱贫致富之路。
麟游县洪泉村像这样的产业带头人还有几户,洪泉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陕西盛林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梅花鹿养殖项目,通过实施“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带贫益贫机制,把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目前,已形成了以生猪、羔羊、肉牛、鸡鸭等禽类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共发展100头养牛场1处,100头养猪场2处、100头养羊场4处,畜牧养殖小区1处,带动贫困户89户,年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实现了集体经济和产业脱贫的“双促进”,切实解决产品滞销难点,确保了群众增收致富稳定脱贫不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