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阳县抓早动快,强化“四个亮点”措施,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有效提升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建立了“四个三”工作机制。实行“三级联动”,通过村全面自查、镇党委排查、联镇县级领导走访调研,精准排查整顿对象;突出“三级会议”,通过镇(办)召开党委会研究上报、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汇总分析和初定、县委常委会审定,精准认定18个整顿对象;坚持“三个精准”,通过精准制定工作方案、精准选派工作力量、精准施策开展整治,坚持“一村一策”,扎实开展整顿工作;夯实“三个责任”,通过夯实“四个一”联系包抓责任、镇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整顿责任、县委组织部工作专班和督导组督查指导责任,凝聚合力推进整顿工作。
二是突出了“三抓三强”保障措施。抓组织领导,强工作合力。坚持把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举措,健全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抓问题整改,强转化提升。针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具体问题和表现,逐一“把脉”会诊,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分类施策,强化跟踪问效,确保排查一个、整顿一个、提升一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以来,全县共有效化解信访矛盾42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岭镇马鹿坪村群众因手机信号问题,多次去村支部反映诉求,马鹿坪村调解不及时、上报不积极,导致群众多次越级赴市群访,经过这次整顿,多方协调,于今年10月为马鹿坪村建立了一座40万余元的信号塔,当地群众十分满意;对3个不胜任党支部书记及时调整,并选优配强,健全班子,凝聚合力,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协调帮扶部门,先后累计增加资金支持30余万元,并提供了大量技术指导,
积极落实激励村(社区)干部发展集体经济“五项措施”,激发村级干部主动作为、履职尽责,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抓长效机制,强成效巩固。建立常态督查机制,组织部成立专项督查工作组,对全县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暗访;建立考评考核工作机制,把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列入基层党建考核内容,作为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领办实事硬事的重要内容,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推进不力、效果不明显的镇(街道)党(工)委进行全县通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诫勉谈话等,责令限期整改,确保整顿提升实效。
三是落实了整顿经费保障。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专项整治中,从党费中拨付整顿经费,按照每个软弱涣散村党支部1万元标准拨付,对特别有困难的银花镇孙家湾村、杨地镇海螺宫村、中村镇碾沟村、色河铺镇向阳沟村另外分别拨付1万、2万、2万、3万,累计共拨付整顿经费26万元,切实为整顿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四是规范了“三级验收”程序。规范落实村自查、镇初验、县验收程序,对完成整顿的村党组织,由村“四支队伍”开展自查后报镇(街道)党(工)委;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带领组织、维稳等相关领导干部开展初验工作并向县委申请验收;县委成立由3委常委为组长,抽调纪委监委、组织部、宣传部、信访局干部为成员的3个评估验收组,采取走访群众、召开座谈测评会、查阅相关作证资料、综合评定赋分方式,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评估验收,确保整顿责任落到实处,整顿效果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