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南城关街道罗坡村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为目标,建立政治引领、“三治融合”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支部“三力”,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政治引领,“分类考评”激活力。把强堡垒抓班子带队伍作为推进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按照“村分四类、三色预警”村级党组织长效整顿机制要求,着力补短板、促提升,2020年由“较好村”转变为“红旗村”,支部书记成为“智囊团”成员,参与会诊破解全县农村基层党建难题。强化党员管理,落实“1+2+X”主题党日机制,推行“党员百分制考评”制度,将党员分在职类、无职类、流动类、老弱类,设置帮扶带富、民事调解、义务巡逻、帮学送学等十个岗位,让党员在为民服务中彰显先锋作用。自治强基,共治共建新家园。修定完善《村规民约》,在村民中落实“七当七不当”的群众百分制考评制度,结合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扶志扶智”活动,通过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形成 “遵规守纪、明理向善”的良好村风。推广“腾讯为村”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管”工作法,让党员和群众关心的事项能在智慧平台上快速响应、高效化解。发挥10余名村贤能人和离退休干部余热,在村上成立“乡贤工作站”,通过开展纠纷调解、文艺汇演等形式,带动村民自治、推动乡村治理。创作《脱贫致富最光荣》等一批“乡土”文艺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树立罗坡人积极向上新风貌。
德治固本,“春风化雨”树新风。在村上修建道德文化广场,大力推行“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的道德评议机制,以组为单位,推选公道正派、威望较高、敢于直言、热心公益的乡贤组成道德评议委员会,每季度召开道德评议会,对评议出的先进典型和后进案例在村“红黑榜”上张榜公示,教化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对上红榜的群众表彰奖励,并在村“爱心超市”进行相应的实物兑换;上黑榜的群众视情节取消享受或者暂缓享受村里的优惠待遇。2019年以来,先后开展“说论亮”道德评议活动20余场次,评出先进典型40余人,帮助转化落后村民30余人。
法治保障,“定纷止争”构和谐。发挥村上“红喇叭”、“为村”智慧平台和乡贤工作站作用,采取播放、发布、艺演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使广大村民学法、知法、守法。整合资源,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警民联防巡逻队、环境卫生整治队,党员结合自身特长认领岗位,村民自觉维护村庄卫生保洁。组建以村干部为主体,综治中心户、党员和组长为成员的治安巡逻队,由包片民警对巡逻队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依托调解委员会及乡贤工作站,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治理格局。
(供稿:洛南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