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南郑区圣水镇紧紧围绕“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坚持把干事创业作为首要任务,致力于抓班子带队伍、强服务促发展,紧扣党的建设、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全镇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加强班子建设,凝聚干事创业力量。一是坚持以新思想武装头脑,提升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实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落实基本制度、强化严肃程度入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中心组和集体学习制度,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坚持主题党日+、远程教育、“三会一课”学习。创新送教上门、短信通知、微信推送等学习方式,在镇机关悬挂党员先锋公示牌,自今以来,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18次、集体学习132次、专题研讨2次,廉政教育4次、理论测试3次、开展理论培训5场 、讲党课2次、脱贫攻坚及社会治理调度会9次。二是坚持以新方法凝心聚魂,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落实市委“基层组织纳新年”目标任务,科学谋划“破题”,精准部署“解题”,充分发挥镇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全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注重发挥集体智慧优势,构建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副书记牵头抓总、党建指导员全面落实、各党组织书记具体实施的党建责任落实体系。建成智慧党建视频调度指挥平台,制定镇机关与各村(社区)每周一例会同步召开制度,使镇村两级管理服务高效联动,制定党委主要领导带头讲、班子成员讲政策、科室主任讲业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讲经验、产业发展带头人讲技术的培训制度,组织开展党建业务、脱贫攻坚、实用技能专项培训,镇村干部队伍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坚持以新举措对标补短,筑实战斗堡垒。巩固“七个全面过硬”工程成果,扎实开展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建成省级标准化党组织1个、市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2个。新建汉峰老年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并完成选举工作,先后完成7个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切实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作风进一步优化。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项机制”,干部队伍活力迸发,群众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理顺工作机制,提升干事创业激情。注重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发挥党员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模范作用,全力创建“枫桥式”示范镇,在巩固以三亮三联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工作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源头预防、主动发现、预警监测、分级处置四项保障机制。巩固提升新营村“三治融合”示范村建设成果,在全镇完善推行“一约五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乡贤议事会),自治消化矛盾。开展“阳光政务”,实行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制作便民服务卡,改善行政审批流程、服务制度、服务模式。划分14个村级网格、30个片组网格,设立30个标准化群众工作室,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45名,由村妇女主任、村民小组长、计生中心户长中的党员兼任社会治理网格员;聘用法律顾问7人,同时成立志愿者巡逻队14支1280人。把群众路线贯穿工作全过程,利用院坝会、入户走访、设立流动信箱等形式,在“零距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收集群众意愿、反馈百姓诉求,及时解决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实施“雪亮工程”治安预警监测,建成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平台,安装视频摄像头273个,实现“一屏知全域”。健全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动态监测,完善社会基础信息管理、服务群众信息管理、隐患排查、困难关怀、网格党建、信息发布等功能,实现“一网管全局”。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建立自然灾害防范、环境保护巡查、公共卫生安全防范等风险防范预警监测,实现“一呼百应”。建成镇村党群服务中心16个、综治中心16个、“枫桥式”司法所1个、“枫桥式”派出所1个,设立警务室15个,发放爱心呼叫器70余人,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分级处置目标。
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干事创业实效。一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通过培育富民产业精准增收、借力“三变改革”带动增收、深化“三送扶志”助力增收,完善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建成五爱村扶贫工厂水泥花箱生产线、新正洸苏陕对口协作扶贫项目、汉中大鲵养殖扶贫产业园等10个项目。争取产业扶贫资金805万元,在南华、王营等5个村实施食用菌项目230亩,建成后可带动5个村382户965人实现务工、资产收益分红;争取苏陕扶贫项目资金303万,通过资产收益分红稳定带动山羊村集体增收(其中贫困户增收193户475人);鼓励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发放奖补资金561户279.91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89个,选聘12名生态护林员,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购买贫困户农业产品330户次、资金7.14余万元。开展巾帼脱贫行动技能培训、职业农民技能培训、远程教育扶贫扶智培训200余次。二是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苗木花卉、中药材、优质粮油等主导产业稳步提升,引进汉中大鲵养殖扶贫产业园区、汉东生态农业园等6家企业落户圣水,规范农业合作社12家。大力营造优质和谐的营商环境,加大汉中新正洸材料有限公司、龙头山水产公司等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市级重点镇和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先后奔赴西博会、西洽会、丝博会等推介地理资源优势,引资新疆库克兰农产品加工物流等项目3个,计划投资6亿元。三是聚焦打造“灵泉汉桂、花乡圣水”品牌,强力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全区前列。持续巩固省级生态示范镇、宜居村及文明村建设成果,编制《圣水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滚动计划》(2018-2020),编制项目168个,持续完善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对集镇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在醒目位置设立镇村旅游标志牌15处和候车亭1处,实施圣水社区污水管网铺设,吸引陕西津滨新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铺设中压管道400米,集镇天然气支管网全面建成。先后实施山羊、升仙等9个村人饮改造提升工程和青史、王营等7个村15.42公里道路提升硬化;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扎实开展秦巴生态环境整治,特色小镇颜值不断提升。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建成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3个,区级文明村 5个。开通手机短信提醒服务,全镇安全形势平稳,人口、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供稿:汉中市南郑区圣水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