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金台区:红色党建引领绿色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8-28 15:27 作者:金钊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人都不能掉队,没有农村的小康不是小康”。近年来,金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将党建工作贯彻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充实人才储备、聚力脱贫攻坚,发展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组织体系建堡垒。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积极推进村党组织、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促进村党组织书记组织体系、班子队伍、党员管理、组织生活、运行机制、基础保障、阵地建设全面规范;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为抓手,按照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应整尽整的原则,聚焦五类问题,精准确定整顿对象,采取“五个一”措施开展集中整顿,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村“两委”成员逐人进行资格联审,坚持“凡缺必配”“凡配必兼”的原则及时补配,对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予以调整补配,优化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结构,确保素质能力明显提升。

脱贫攻坚补短板。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牢牢把握“六个精准”“八个一批”要求,聚焦问题整改和年度减贫任务“两条线”,围绕“支部带头、两业齐飞”总体思路,全面落实帮扶举措,巩固脱贫成效防返贫,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2016年以来,减贫人口共2054户6586人,贫困人口降为553户849人,贫困发生率降为0.7%,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退出。发挥主城区、靠近消费市场优势,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村能人+”等嵌入式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健全完善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稳定增收的带贫益贫机制、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加大扶志扶智力度,确保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不返贫。

汇聚人才强支撑。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吸引企业家、个体户、企业任职人员返乡创业,以“能人”引领村集体走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换届以来,金河镇永利村支部书记宁广红等一大批成功企业家回到乡村,利用自身在外闯荡多年的管理经验、市场资源和资金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短短几年间培育出永利沙培大棚、灵辉万亩油菜花等一批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产业项目,成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名片;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计划》。每村至少储备2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坚持村锻炼、镇培养、区管理的三级培养模式,建立134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队伍,为村级带头人提供人才储备;拓宽村干部晋升渠道。定向选拔扶贫一线优秀的村干部招录为乡镇公务员,搭建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平台,让有担当、作风实、能力强的村干部得实惠,树立人人争先创优的导向,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集体经济添活力。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全面摸清集体家底,整合资源型资产、经营性资产等要素,通过民主程序厘清成员边界,成立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实施股权量化,使每一名村民享受集体红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金河镇紫原村作为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率先成立股份制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与陕西丽影光伏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涵盖光伏发电、樱桃和黄桃种植,带动全体村民享受稳定收益,逐渐走出一条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发展、老百姓分红的集体发展模式。

(供稿:宝鸡市金台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