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洛南县“四个精准”促进村级党组织全面提升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8-04 15:58 作者:寇鑫

今年以来,洛南县紧盯“整镇推进、整县提升”目标,探索建立“村分四类、三色预警”村级党组织整顿提升长效机制,通过 精准研判、精准会诊、精准施策、精准把关,推动村级党组织持续提档升级,促进基层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精准研判,村分四类定等级。年初,县委组织部牵头,包镇办县级领导带队,以镇办为单位,综合把脉村级班子建设、党员队伍管理、制度机制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状况,通过述职评议、量化考核、赋分排名等方式,将全县244个村划分“四个格次”,综合得分90分及以上的确定为“好”类村,89-80分确定为“较好”类村,79-70分确定为“一般”类村,69分以下为“较差”类村,即软弱涣散村。对出现中组部确定的“五种情形”之一的,直接确定为“较差”格次。通过研判定格,全县确定“好”类村102个,“较好”类村73个,“一般”类53个,“较差”类村16个。

精准会诊,三色预警开处方。扎实开展“村村到”活动,把102个“好类村”定为“红旗村”,结合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创建,实行评星定级、党费奖补,争创省级、市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不断巩固并扩大其示范效应;对73个“较好”类村、53个“一般”类村,分别下发“黄色”、“橙色”预警提示单,由镇党委牵头,包村单位协同村支部制定升级晋位工作方案,着力抓整改、促提升;对16个“较差”类村,列为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下发“红色”预警提示单,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和“五步工作法”要求,重点管理,解剖“麻雀”,根据“病灶病因”,归纳为村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管理混乱和矛盾问题突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以及服务群众能力不强、存在“村霸”问题和黑恶宗教势力等干扰侵蚀、党员致富带富能力不强和发挥作用不明显“五种类型”,综合制定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方案,县委常委会审定后实施。

精准施策,三个机制抓整顿。建立“三色”预警村“四个ー”挂点联系机制,“黄色”预警村由驻村工作队负责指导提升,1个月内提升到位;“橙色”预警村由镇党委负责抓好整顿提升,2个月内整顿到位;“红色”预警村即软弱涣散党组织,由县上挂号督办,县级领导联系包抓,镇党委全力抓好整顿,3个月内整顿到位。建立支部“1+1”结对帮带机制,探索小村合建、大村领建、企业联建、机关援建等方式帮带提升。建立软弱涣散村分类整顿机制,统筹纪检监察、统战、公安、民政、农业、审计、信访等部门资源,因村制宜,成立行业整顿工作组,全力配合做好黑恶势力干扰侵蚀、疑难积案复杂、信访矛盾突出、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重点村整顿提升工作,7月底全县16个“红色”预警村已整顿完成12个。

精准把关,跟踪问效促提升。严格执行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评估验收标准,实行一季一研判、半年一调整的工作机制,每半年对全县“三色”预警村整顿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验收。对整改不到位、验收不达标、群众满意度低于80%的村,重新组织“回炉”整顿,做到“整顿不见效、预警不解除、台账不销号”。实行“三访三查”跟踪问效机制,对“黄色”、“橙色”预警村党组织整顿成效不明显、下滑为“红色”预警村的,镇包村领导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格次;对“红色”预警村级党组织整顿工作连续两次未通过验收销号的,镇党委书记、包抓干部年度考核均不得评为“优秀”格次。通过“村分四类、三色预警”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镇、村两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重基层、重实绩,比学赶超、提格晋位的良好态势,12个村由“红色”红色预警转为“橙色”预警,16个村由“橙色”预警转为“黄色”预警,10个村由“黄色”预警转为红旗村,推动了村级党组织全面提升。

(洛南县委组织部 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