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小小院落会 架起连心桥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0-05-27 10:31 作者:陕报记者 周明 通讯员 张吉阳

“好事是好事,但茶山路,走都难,更别说采茶了。”“承包茶园我还是想,但我没有钱修路。”

……

4月8日,在平利县正阳镇龙洞河村的一场院落会上,村民们反映最多的就是路的问题。

“不能眼睁睁看着村上闲置的350亩茶园就这样荒废吧!至少先修通步行路保证村民能上山采茶。”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忠平说。会后,村上干部第一时间协调资源,用一个月时间修建了一条300多米长的茶园步行路。

近年来,平利县在全县推行院落会,旨在为群众提供一个“话有处说、理有处讲、人有处找、事有处办”的场所,采取“双向互动、一问一答、一访一馈”的方式,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聚焦点 宣讲政策不停歇

5月6日一大早,村民卜锡明得知要开院落会,便早早在组长老黄家候着。年纪稍大的村民手捧一杯粗茶,坐在木式靠背椅上相互寒暄。听说要开会,带着小孩的村民也急忙赶过来。

这里是平利县洛河镇狮子坝村,一场院落会即将召开。“我先讲,大家有想说的先准备好,随后再一个一个说。”驻村工作队队员王景林没有拿讲话材料,却作足了准备,结合群众的身边事,为大家详细讲了近期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相关情况。

“我不大识字,如果不是干部讲,我哪晓得这些呢!”村民刘清玉的腿脚有些不灵便,但每次院落会他都会准时来。院落会聚焦群众生产生活的焦点、难点、痛点问题,突出宣讲政策,收集社情民意,解答群众诉求等重点内容,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扫黑除恶、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都是院落会的主题。

据了解,院落会由驻村工作队队长带头,由驻村工作队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到村民家开会,不仅宣讲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还零距离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打通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破难点 服务群众不打烊

“一定要把老水井的淤泥和青苔清除掉,保护好井水的质量。”“还要安排专人对水井和水管进行维护。”

……

这是4月23日晚,兴隆镇九龙池村召开院落会的一幕。针对九龙池安全饮水管护问题,该村驻村工作队与村民代表进行交流讨论。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安全饮水管护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在平利县,参加院落会已成为当地群众生活的一部分。会上,大家反映的问题需要现场解答;不能现场解答的,经村上梳理后,将其提交给上级部门及相关单位研究讨论,限时解决到位。

受访的多名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表示,院落会的召开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好平台。在这里,群众始终是“主角”。村民们愿意掏心窝子说交心话,将“怨言”亮出来,干部才知道劲该往哪里使,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不管白天晚上,天气如何,只要群众有需要,院落会就会随时召开。“群众的难点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水田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宏斌说,只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倒逼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院落会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治痛点 党员干部沉下身

去年10月25日,陕南的天气已有些许寒意,金沙河村村民黄维兵的家里却十分热闹。这一天中午,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平利县委书记郑小东像以往一样来到村上,召集乡亲们开起了院落会。

“现在村里路修了,房子也建得漂亮,但手机信号有点不好,能不能建一个基站?”村民朱庆福首先发言。接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意见。郑小东认真听完每一位村民的发言,然后有针对性地一一回答,并和村民们共商解决之道。

像这样的院落会,在平利县137个村已经成为常态。“过去,群众反映的问题,从村到镇再到县上一路汇报,少则一两周,多则几个月才能解决。这次现场会很快就把问题给解决了,省了不少事。”金沙河村党支部书记彭涛感慨道。

如今,院落会成为当地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脱贫攻坚要始终和群众站在一起,党员干部只有沉下心、扑下身,用心用情为群众解难题,才能让群众满意。”郑小东说。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