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黄土不改老骥志 丹心浇注扶贫情

——澄城埝村驻村工作队员路连升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5-14 15:16 作者:澄城县城关街道 孙瑜

“我在农村生,农村长。在农业银行工作时我也一直在三农岗位上服务,我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情感。单位派我来,我就一定要干好。”这是澄城县埝村驻村工作队员路连升朴实又坚定的话语。2016年6月,路连升来到埝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艰辛的扶贫工作。面对困难和考验,路连升没有退缩,而是用担当的精神对理想信念做了最好的诠释。

QQ截图20200514151936.jpg

进村入户,用耐心摸透实情

在进村入户的过程中,路连升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贫困户的调查摸底上,他日复一日地奔波在这个有2794人的村落,有的贫困户他三次登门了解情况。在一次次的走访过程中他对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家里几口人、孩子多大了、家里靠什么收入,说起来比村民还清楚。

白天,路连升总是奔波在走村串户的路上,一辆简单的单车是他唯一的代步工具,他逢人总是笑呵呵得说道,村里不大,还是骑自行车最方便。晚上,由于家人都在外地,他总是独自整理白天的调查笔记,将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工作的动力。

经过两个月的扎实工作,路连升和驻村工作队完成了全村贫困户的信息登记工作,掌握了每一个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逐一建档立卡,为精准帮扶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全面梳理分析,他找出问题所在,同驻村工作队员和街道办共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帮扶措施和帮扶项目。

产业扶贫,用信心扶起志气

路连升在走访过程中感到,村上缺少产业,农民缺少技术,户下产业单一,风险规避能力差是大部分贫困的致贫的主要原因。抓产业园区建设,产业脱贫、产业兴农就成了他首要完成的工作。

担任第一书记期间他配合水务、土地、住建、扶贫办等部门,积极完成了全村人饮管网改造项目,实施机井配套建设和园区道路硬化节水灌溉等工程,完成了全村房水电的各项认定。建成樱桃产业园800亩,完成产业园灌溉设施项目的建设和验收。并配合村两委,做好清产核资,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互助资金协会、养羊合作社、金银花樱桃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正常运行,组织贫困户参加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带动49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68岁的田江荣从前一家五口人仅仅守着点庄稼地过日子,收入单一,入不敷出。路连升了解到情况后,分析认为户下产业单一、缺少技术是田江荣家致贫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问题,他请来县里的花椒、黄花菜种植专家传经送宝,帮助田江荣在自家地里种植起了花椒和黄花菜。又帮助田江荣的儿子到西安外出务工,儿媳妇到县城务工同时又做起村里保洁员的工作。随着收入渠道的多样化,2016年,田江荣家顺利脱贫。提起田江荣,路连升总是高兴地说:“咱们的帮扶到位,人家自己也非常努力,真是扶贫扶志的典型呀。”在村里的道德讲堂中,路连升经常邀请田江荣向其他贫困户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鼓励其他贫困户坚定信心,劳动脱贫。

QQ截图20200514152002.jpg

细微着手,用真情凝聚力量

2019年底,路连升从驻村第一书记岗位上退了下来,就在他准备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准备回家时,单位有关领导抱着商量的口吻对他说,由于你对村上情况掌握透彻,能不能留下来继续帮助扶贫?路连升一口答应,他说:“单位把我派过来,我就要干好。我对村上情况熟悉,特别是与村民建立了密切联系,所以现在我不仅要留下来,而且要把工作做得更好。”

2019年,路连升帮助两户因病致贫的低保户,解决异地就医报销难、比例低的问题,医疗方面解决医疗报销10.7万元;帮助16户贫困户办理门诊救助,发放爱心救助卡39张共23500元。今年,他又和驻村工作队一起为贫困户发放了黄花菜苗。现在,村民不但地里种植着黄花菜、花椒,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也都种上了黄花菜。

为了不断激发广大群众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路连升还全身心的参与到埝村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动员全体村民共同建设,环境治理不断提升。按照六个一的工作要求定期召开群众意见征求会、民主生活会,通过意见征求、纳凉晚会、恳谈会等多种形式将党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现在,埝村不但在村容村貌上彻底得到了改善,精神文明也有巨大的提升。

如今站在埝村村头,放眼望去,一片片树木绿意盎然,浓阴匝地。金银花产业园里,农民正在积极除草,陆续开始今年的采摘;黄花地里,孩子欢快嬉戏,又是一个好年景!横竖交织的乡村道路全部硬化,房前屋后整齐干净,在绿树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正是:脱贫致富奔小康,幸福生活踏歌来。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