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华阴:党建引领 “三力”齐发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5-12 15:47 作者:曹蕊 孙瑄

 近年来,华阴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不断强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发挥全体党员干部尽锐出战、聚力攻坚的优良作风,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脱贫优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下沉一线,凝聚攻坚合力。人员“下沉”,坚持市镇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和党委(组)书记党支部联系点制度,构建市级领导联村、“帮村书记”帮村、“四支队伍”驻村的帮扶格局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包联格局,向46个贫困村和68个非贫困村选派114名“帮村书记”、403名驻村干部,进一步明确29名市级领导、138个包联单位职责分工,将70%以上精力用于脱贫攻坚。“制度”下沉,充分发挥镇、村党组织“领头”作用,推行镇办五项制度(干部挂牌上岗、去向公示、民情日记、民事代办、领导轮流接访)、村级五项规定(村干部全员坐班、群众事务干部代办、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村干部周例会)等6大项30余条具体措施,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有效链接。“企业”下沉,协同社会行业共同发力,组织开展“企业联村帮扶”活动,9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与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建立华山创新创业园、众义达种植公司、大丰农业公司等3个非公企业党建联合体,形成全域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的大格局。 

优化队伍,提升攻坚能力。坚持“支书”领,在全省率先将114名村党组织书记纳入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以“支书领富”行动为抓手,支持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114个行政村中的92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直接参与带动本村或邻村贫困户创办1个以上脱贫项目。坚持“人才”帮,建立特色农业专家工作站1个,柔性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3名,并通过领导干部“一对一”帮带、市级平台“手把手”培养、实践锻炼“点对点”提升等措施,依托脱贫攻坚讲师团、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平台,深入农村开展专题讲座80余场次,培训农村群众4000余人次。坚持“能人”带,深入实施“党员能人+”专项行动,对党员致富能人、党员种养殖大户,在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帮扶倾斜,不断放大党建带动效应。目前,党员能人创办领办规模较大的扶贫产业基地50余个,帮扶贫困户1200余人。

强化保障,稳住攻坚定力。科学运用“三项机制”,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华阴市干部关心关爱实施办法(试行)》,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从严落实待遇保障,下发《关于全面落实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待遇保障的通知》,全面摸排驻村扶贫干部待遇保障落实情况,确保全市驻村干部体检落实到位、保险交纳到位、补助发放到位。强化典型引领作用,对履职尽责、工作突出、表现优秀的一线扶贫干部及时宣传表彰,激励一线扶贫干部干事创业。注重后备队伍建设,对292名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定人帮带、定向培养、定岗锻炼,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后备队伍格局,确保人人抓脱贫、个个是尖兵。

 

中共华阴市委组织部 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