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乾县城关街道党工委围绕推进农村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以“六强六促进”为抓手,深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抓头雁,强班子,促进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备案管理制度,确保每个村选好配强优秀党支部书记和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加大对“一肩挑”村党支部书记、“四支队伍”的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把党组织引领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广“枫桥经验”,构建以支部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村级其它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抓载体,强创建,促进提质增效。推进乾陵村、南街村、木卜村3个县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建设,深入开展“四支队伍”遍访贫困群众活动,深化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三访三查”行动,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实施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启智增识”工程,全年培训“四支队伍”不少于10天,使村干部、第一书记等“四支队伍”具备把握政策、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能力,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抓增收,强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立“党委+基地、支部+产业、党员+合作社”产业示范体系。全力抓好农村集体经济,重点促进大桥村等10个已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使全街办农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0%。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进产业升级,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抓服务,强职能,促进规范运行。深入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抓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建立村干部服务群众制度,开展宣传教育、科技培训、文体活动、农家书屋、医疗卫生、便民超市“六进阵地”,提升村级阵地综合服务功能。推行群众事务干部代办制度,为群众提供农村合疗、养老保险、低保申请、民政救助等基本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抓公开,强监督,促进民心凝聚。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必须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每月对村级党务、事务、财务进行一次全面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质询。在村级阵地内设置“问题墙+回音壁”公示栏,鼓励党员或村民代表参与村级事务决策,推进村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抓落实,强考核,促进担当有为。实施农村党建季度考核制度,每月按时发放村干部20%的基本补贴,每季度由党工委对村级党组织及村干部进行季度考核,将基层党建、精准扶贫、扫黑除恶、乡村振兴、环境整治、集体经济、疫情防控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存档备案,根据考核结果发放80%的绩效补贴,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干部抓落实的工作积极性。
(乾县城关街道信息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