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荔县以“组织工作落实年”活动为抓手,重基层、打基础,优质量、创品牌,采取“四大行动”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实施驻村帮扶包联“硬核决战”行动。印发《关于做好近期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严管全县脱贫攻坚“四支队伍”的通知》《大荔县关爱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担当作为若干措施》,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举办“四支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暨第一书记一季度工作例会,进一步细化任务清单,严明工作纪律,强化激励保障,严管培强厚爱“四支队伍”,锻造一支“懂业务、会帮扶、作风硬、本领强”的扶贫铁军。同时,开展“帮扶包联、决胜脱贫”专项行动,由县委组织部调配全县272名科级干部到村担任脱贫攻坚帮扶服务队队长,统筹所在村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期间各项工作;选派2529名县、镇(街道)干部,与2529户未脱户“一对一、人盯人”包联,全面夯实包联责任,逐户进行综合研判,掌握实际困难和真实需求,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协助落实八个一批政策,积极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确保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举办“四支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暨第一书记一季度工作例会(韦林镇分会场)
实施村级后备力量“165”培养行动。印发《关于实施“165”村级后备力量培养计划的意见》,即:围绕“1+”思路发展需求,从热爱农村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农村优秀年轻党员、团员中选拔和培养一批村级后备力量,通过实施“能力提升、结对帮带、育苗实练、新生力量、动态管理、待遇保障”六大工程,利用1至2年时间实现全县培养500名以上高素质村级后备力量。各村采取支部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党委考察的“三荐一考”方式,选拔出种养殖大户、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及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591名。紧跟后续培养,制定印发《关于在“165”村级后备力量中开展“传帮带、定岗位”活动的通知》,对后备力量实行“档案制”动态管理,扎实开展“周值守、月汇报、季交流”活动,健全完善“1+N”培养体系,由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等担任“导师”进行“帮带培养”和“牵手育才”,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群众口碑好、热心村级事务、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村级后备力量,为明年村“两委”换届奠定基础。
新颖现代农业园区工厂化种苗繁育中心
实施村党组织标准化“亮点打造”行动。对全县农村党组织实行“优化示范,追赶提升,加强管理,软弱涣散”四层管理机制,按照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四抓四推进”(抓责任夯实传压力,推进工作运行标准化;抓班子建设强作用,推进组织建设标准化;抓党员队伍严管理,推进组织生活标准化;抓硬件建设优服务,推进阵地建设标准化)思路,科学布局,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做优示范村、鼓励追赶村、提升一般村、转化软涣村,全力打造一批省市叫得响、可推广的农村党支部。力争今年年底,所有村建成县级标准化示范村,一半以上行政村争创市级示范村标准,每镇(街道)打造2-3个高标准示范村,实现农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赵渡镇严通村组织活动场所
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富民强村”行动。围绕“1+”发展思路,县委组织部牵头制定《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队伍兴产业”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升干部素质,建强“两委”班子,深化资源资产资金“三资”整治,查清农村集体“三资”底子,建立健全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和村级财务审计等制度,实行“一村一策”打造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镇(街道)党(工)委因地制宜,对依法依规收回的资源资产资金重新统筹使用,充分结合党内帮扶互助专项资金,做实做强做优“联村党委”“村党组织+”模式;继续拓宽支部建设,扩大党组织在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兴领域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让党旗红遍产业链。各村党组织依托新颖园区等116个扶贫产业园,围绕冬枣、黄花菜、红萝卜、沙苑子等优势产业,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品牌,今年将重点打造100个集体经济示范村和中央扶持37个集体经济强村,充分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增双赢”,趟出一条富民与强村的新路子。
(中共大荔县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