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一定要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到心上”

——记西安市鄠邑区委书记范九利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0-04-09 09:25 作者:陕报记者 王罡 赵杨博

范九利(左)在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 陕报记者 赵杨博摄

“脱贫攻坚关键在于认真落实责任,践行初心和使命,一定要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到心上。”西安市鄠邑区委书记范九利总是这样告诉身边的人。

在范九利的办公室,鄠邑区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等各式地图摆放成一排,正对着他的办公桌。两年多的日日夜夜,他对脚下的热土早已了然于心。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鄠邑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坚持区委书记顶在前列,层层压实“三级书记”第一责任,一手抓巩固提升,一手抓精准脱贫,加强组织、纪律、宣传、责任、监督、资金、党建、时间等8方面保障。2018年鄠邑区实现贫困村、贫困户(除政策兜底户)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14%。

夯实责任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完成排查政策落实,实现脱贫任务清零;排查存在问题,整改任务清零;排查长效机制,漏点短板清零,绝不能有‘差不多’思想。”3月26日一大早,范九利召集区扶贫办负责人,安排“三排查三清零”工作。

如今,鄠邑区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在2017年来鄠邑区上任时,我就构想一定要走遍区上所有贫困村,更要率先垂范,包抓贫困面大的山区。”范九利告诉记者。

鄠邑区56%的区域是山区,山区人口数量不多,但居住分散,贫困面大。范九利通过走访调研山区的13个村子,迅速摸清底数,着力在移民安置、产业帮扶等方面为贫困地区探索发展路径。

在调研中,山区一些群众居住环境阴暗潮湿、屋里陈设简陋的场景,深深刺痛着范九利:“一定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住到安全的地方。当年年底必须建成移民安置区。”

2017年8月,移民安置区刚打好地基。但9月份连续下了十几天雨,大家存在畏难情绪。“群众安居无小事。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不回家,也要克服困难。”范九利说。历经3个月,移民安置区建起来了,220多户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置房。

“西河村最偏远,村里有5条沟。出门靠步行,车子开不到。我现在基本一个月去一次,村里正发展大棚香菇、木耳产业。八里坪村主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西安市乡村旅游示范村。”范九利指着地图上的区域,如数家珍。

精准施策

确保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3月26日,在蒋村镇柳泉口村王团会家,两层的楼房拔地而起,热情的主人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谁能想到,王团会曾因为供养两个孩子上学,一度挣扎在贫困的泥淖中。

“现在家里收入怎么样?吃的用的可好?”范九利关切地问。

“娃都长大了,有自己的工作了。我有8亩桃园,每年能收入5万元,当生态护林员也有一笔收入,现在吃穿不愁咧。”王团会美滋滋地回答。

“柳泉口村生态环境优美,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你们要打造美丽庭院,搞农家乐,让日子‘好上再好’。”范九利笑着说。

鄠邑区坚持因人因地施策,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鄠邑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总收入一半以上。疫情防控期间,许多群众出去打工受阻,我们狠抓就业,推动本地12家扶贫车间开工、5家龙头企业复工,推进疫情期间国办系统中未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人落实工作岗位。”范九利说。

近两年来,鄠邑区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99人、贫困劳动力创业55人,建立了3家就业扶贫基地、4家就业扶贫社区工厂、5家扶贫车间,带动贫困群众就业。此外,鄠邑区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及饮用水安全全面达标,市区两级帮扶单位累计投入资金3500余万元,推动各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离开蒋村镇时,得知该镇即将启动危房改造,范九利告诉镇党委书记马力,必须公示每户鉴定结果,让专业机构拿出设计方案,落实资金,不能凑合,更不能留下后遗症。

激活潜力

做好产业提质增效大文章

“近年来,鄠邑区在产业扶贫上逐户落实产业补助资金,通过入股企业分红,发展中蜂、葡萄、猕猴桃、大棚蔬菜、苗木花卉等产业,实现全区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范九利说,要激活农业发展活力,还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3月26日,范九利在鄠邑区灵山寺村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调研。这座科技示范园是由西安市科技局包抓建立的。这里的温室大棚采用地热能供暖,种植的葡萄比同类温室葡萄生长周期短,既节约生产成本,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鄠邑区灵山寺村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采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去年入股贫困户每户分红1500元。

普罗旺斯的水果西红柿、大马士革的玫瑰……这些果蔬和花卉就种植在蒋村镇柳泉口村在建的扶贫产业园——秦林农业生态科技产业园。该园区是柳泉口村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打造的绿色有机精品果蔬及高端花卉全产业链的现代化综合农业科技产业园区。

“每个温室都选用上等的材料,配置先进智能控制系统、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一年四季恒温。看看这新品种的水果西红柿都挂果了,4月底就成熟了,口感肯定好。”农艺师傅建峰难掩喜悦之情。

范九利对傅建峰说:“农产品要走优质高端路线,靠高品质卖出好价格。你们要继续做好产业提质增效大文章,在全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路数有了,人人出力,脱贫就不是难事,大家也能越干越有信心。”范九利告诉记者,鄠邑区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补齐短板,努力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扎实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兜底政策落实等工作,构建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