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寿县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现代农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是“两张皮”,龙头企业流转土地后,埋头只顾自身发展,农户领取土地流转费后,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大部分赋闲在家。县委为了发挥龙头企业对地方经济、脱贫攻坚的推进作用,有效整合镇、村和企业优势资源,创新党组织设置,成立联合党委,搭建三方直接议事、协商、决策、共建平台,推进政企共建、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全面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党组织联建解难题
陕西云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11年入驻永寿后,在县镇两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一期建设顺利。但在二期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土地流转问题,公司与周边几个村发生了矛盾纠纷。同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临时用工,由于对周边群众的情况不熟悉,不能雇佣到合适的劳动力,大大降低了企业建设的工作进度和效率。
针对政府、企业和周边村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2017年6月,在县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在不改变原有党组织和党员隶属关系前提下,由公司所在甘井镇党委牵头,联合云集支部和周边9个村党支部,成立甘蓝联合党委,按照“企业做市场、政府做服务、支部抓落实、党员作示范、群众得实惠”的理念,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利益共享、互惠双赢的良好局面。
为了进一步促进镇与企业党委的深度融合协作,县委决定选派云集公司副总经理刘文锋挂职担任甘井镇党委副书记,通过企业人员在镇上的挂职,从而进一步发挥联合党委在企业与各村合作过程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发展共谋。”自从甘蓝联合党委成立后,企业和村上的工作开展顺利多了,原来久拖不决的征地问题,开一次联合党委联席会议经迎刃而解了。“企业详细说明了长远规划,对村上发展的好处。村上谈了群众的顾虑和要求,大家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所有问题都很快得到了解决,企业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甘蓝联合党委书记李新文深有感触地说。
截至目前,共召开党委联席会议20次,解决土地纠纷、资金周转、农户搬迁、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等问题30多件,一大批企业与群众之间的问题也正在积极协调解决之中。
联合党委也为企业用工和群众务工搭建了平台,企业提前通过联合党委发布用工信息,由各村劳务合作社根据用工需求,输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企业务工。同时,群众在参加企业的劳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管理能力、作务水平,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
“在外漂泊半辈子之后,在家门口当上了保安,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加上入股合作社的分红,我们家终于摆脱了贫困的帽子,这多亏了党组织”。永寿县甘井镇红岩村贫困户胡智辉高兴地说。
产业联营促脱贫
“现在分红大会正式开始,请第一批社员上台领取分红。”永寿县甘蓝联合党委分红大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第一批入股的20户贫困户现场领取分红2万元。
甘井镇共有9个贫困村,贫困面大,各村主导产业以小麦种植为主,单户种植面积小,群众收入来源单一,贫困户脱贫难度大。联合党委成立后,产业脱贫成了联合党委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共识。
联合党委下辖村共有400多户贫困户,按照“资源共享、产业共谋、利益共享”的思路,推广“党委+企业、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针对村里养羊、养鸡、种植柿子、种苹果、剪纸手艺、制造血条面等传统和古豹榆木树、云集寺等文旅资源,采取公司出资、群众土地入股的形式,建立了8个种养殖基地、2个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2个观光旅游基地,实现了村企抱团发展、互利双赢。9个村党支部通过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分红的形式,与云集公司签订产业发展、教育资助、移民搬迁等共建协议6项,价值2100万元,为脱贫攻坚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以前没人要的柿子,今年却卖了个好价钱。”甘井镇烟庄村的村民陈公成逢人便说,心里面乐开了花。甘井塬上一直都有种柿子的传统,每年秋季柿子挂满枝头,红彤彤的一片非常壮观,但是由于种植零散、规模较小,没有客商收购自然掉落。云集公司抓住当地传统的柿子产业,立即建立柿子酒庄,成功打造“蓝溪金炫”品牌,开展柿子酒的生产销售工作,每年需要收购酿酒原料柿子800吨。这让原来无人问津的野果子,变成能致富的“金蛋蛋”。由于“蓝溪金炫”柿子酒的质量好,企业每年毛收入达到3000万元,为了扩大再生产,企业通过联合党委,动员周边贫困户栽植柿子200亩,柿子挂果后由企业统一回收,既为产品生产提供了原料,也让贫困户有了增收的门路。
联合党委牵头成立的云岳合作社与岳御史村党支部联动,带动贫困户35户,发展油菜种植1640亩,举办千亩油菜赏花节,带动了全县旅游业的发展。投资26万元,建压榨油厂一座,统一加工、包装、销售,延长了产业链条,拓展了群众致富增收的渠道。
活动联搞聚合力
“歌舞齐飞扬,村企共建忙。”甘蓝联合党委2018年元旦联欢会在陕西云集生态园内的百草堂内举办,岳御史、红岩、烟庄、五星等周边村的群众现场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
联合党委在每月主题党日和重要节日,邀请各村党员群众共庆节日,开展联欢会、篮球赛、义务植树等喜闻乐见的青春党建活动。
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槐花节等重大节日,采取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通过舞蹈、快板、小品、歌曲、诗歌、秦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集中反映身边的脱贫攻坚故事、好人好事以及村里的新变化、新气象,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云集公司党支部为了解决大部分贫困户缺技术的主要致贫原因,创设“云集课堂”,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邀请专家采取现场教学和集中观摩、集中授课等方式,先后对贫困户柿子、樱桃等农作物种植技术进行轮训,目前已开展技能培训6期,培训贫困户300多人次,帮助党员及群众开拓了视野,转变了观念。
责任同担显担当
“必须与村里联动起来,把村里的事当做企业的事,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才能培养深厚的企业文化。”甘井镇党委副书记、云集公司副总经理刘文锋自豪的说。公司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帮助各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岳御史村等9个村实施了太阳能路灯改造、村级党组织硬件改造等工程,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看到周边村贫困户学生接受教育条件不好,联合党委着眼于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达到“培养一个人,致富一大家,影响几代人”的目的。由云集公司每年投入教育扶贫资金不低于9万元,捐助不少于100名贫困学生,其中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中小学生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联合党委积极组织探索“中小学生户外拓展训练+课堂学习”模式,通过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文化基地,校企携手合作,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平台。
联合党委下辖各党支部在联片整合、联席议事、联动服务的过程中,运行更加顺畅,成效不断凸显,企业与周边村群众的关系更加和谐,形成了村企大团结、大和谐的良好氛围。“马上将要建设的甘井沟大桥将甘井人民和外面的世界顺畅的连在了一起,甘蓝联合党委将大桥西岸人民的心也紧紧连在了一起。”永寿县发改局负责同志说。
点评:在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中,镇村两级受行政体制的制约,缺资金、缺信息、缺技术、缺市场,不能很好发挥土地、劳动力和有效组织等资源优势。而龙头企业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有信息,但缺少产业上游的原料生产、劳动力投入等产业要素。为了推动镇、村和非公企业优势互补,实现产业链各要素的有效整合,需要建立一个三方认同,并能够直接分享、互用资源平台,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的多方共赢目标。建立联合党委,就是通过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由党组织统一对矛盾化解、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等进行规划和协调,整合各种资源,优化生产要素,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