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在社区日常治理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把驻区单位、群团组织等各方力量凝聚到日常党建中?今年以来,千阳县城关镇全力助推社区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室在社区的 “轴心”作用, 为新形势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打造红色熔炉 共聚服务合力
“父亲是党员教师,我聆听着党的光辉故事长大,现在我也走上了讲台,对党从小心向往之。”在不久前举办的“红五月”社区党员集中教育活动中,千阳县在职党员倪金娟深情地给大家讲述自己积极入党的心路历程。她的发言唤醒了所有参加活动党员干部的入党初心。
千阳县城关镇西新区社区党性教育室建立于今年5月份,也是宝鸡市第一个城市社区党性教育室。党性教育室设计有“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根本宗旨”“发扬优良作风”“弘扬延安精神”“自觉拒腐防败”“严守党的纪律”“加强制度约束”“千阳党史”等八个板块。日常运行中建立有宣传讲解员、党性分析员、资料管理员、日常维护员”“四员”管理制度。党性教育室建立以来,要求驻区单位在职党员由所在支部分批次组织到西新区社区通过初心唤醒、重温党史、对照检查、案例警示、初心康复、党性提升、为民服务等流程进行全链条、场景式的党性体检。这是既是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的一个突破,更是全县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创新探索。
西新区社区党性教育室自开放以来,已承接省市县各类教育培训40多批次,累计1000余人次在这里接受党性教育,开展为民服务200多次。由于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这种形式不仅提升了在职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为社区治理凝聚起强大合力。
破除行政壁垒 共促基层治理
“前段时间天降大雨,我社区在险情摸排的过程中,发现辖区惠民家园小区后院墙出现滑坡、路基沉陷、一座民房墙体出现坍塌等情况,给周围居民和过往行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城关镇东城社区负责人在党建联席会议上向驻区单位汇报说。
会后各驻区单位高度重视,住建局党委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冒雨现场查看、了解房屋墙体受损程度,住建局党委、拆迁办、城关镇党委向房主耐心讲明利害、细心协商沟通,最终经房主同意后拆除,消除了安全隐患,方便了居民出行。这仅仅是千阳县开展“单位联点党员领岗、共建共享幸福家园”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后半年以来,千阳县针对基层治理中条块分割、权责不一、碎片运作等顽瘴痼疾,全面推行城关镇探索出的“社区兼职委员”制,建立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打破行政组织“条块分割”,整合各方力量参与治理,解决治理难题,实现了一招破题、满盘皆活。
比如解决了困扰老旧居民楼院“用气难”的历史,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100多位居家老人提供居家服务,“四点半课堂”填补了留守儿童课后空白点,解决环境卫生、小区停车、物业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200多件……“单位联点党员领岗、共建共享幸福家园”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让党群干部关系更加融洽,另一方面让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加强服务融合 共育先进文化
“从‘村民’到‘居民’,不只是称呼上的不同,还有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有传统文化和精神上的失落,我们要学会适应,学会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生活方式…” 县文明办在职党员正在为西新社区安馨家园移民搬迁小区居民宣讲“争做文明有礼千阳人”理论知识。
着眼提升县城品位,大力弘扬燕伋文化,传承崇德向善的价值观念和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目前,全县三个社区均组建文艺健身队、戏园自乐班等社会团体,将传统节日与主题党课相结合,举办“红色党课进社区”“唱红歌、颂党恩”等活动,驻区党员与社区群众春节前后共同开展“送福到家、情暖你我”、端午节开展香囊制作大比拼、“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主题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单位与社区、党员与群众之间互动交流、融合情感,使城市更有内涵、党建更有温度。
(作者单位:千阳县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