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聚焦“三个精准”打造“五把钥匙”

宁陕实施“精准扶志扶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19-12-09 10:45

为巩固“新民风”建设“三年成新风”效果,充分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宁陕县创新开展“精准扶志扶智”行动,聚焦“三个精准”,打造“五把钥匙”,集中攻坚硬骨头,打通了扶贫扶志扶智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脱贫整县摘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一、精准研判,五个类别识病因

研判精准才能对症下药。为加快扶贫扶志扶智步伐,宁陕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共排查出需要帮教转化的群众291人,通过精准研判找准了五种病因。一是找准好逸恶劳类群众病因。经全面摸排,发现全县仍有31人由于内因所致,懒惰依赖思想严重。经调研这类群众觉得政府的一些惠农政策已经帮助他们解决了日常生活困难,生活已有基本保障,不愿劳动,不做长远打算,导致好逸恶劳不思进取。二是找准病残体弱类群众病因。经深入走访调研发现202名病残体弱群众生活习惯差,生活质量不高,影响了新民风建设进程。这部分人群70%是因为病残医疗费用负担重对生活失去信心,30%由于子女独立分户后不履行赡养义务或者综合原因履行赡养义务不充分造成他们生活困顿,对社会不满。三是找准无配偶类群众病因。调研时宁陕排查出29人,因无配偶长期精神萎靡不振浑浑噩噩度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缺乏关心关爱,自身消极消沉所致;另一方面,属于不积极发展产业就业无所事事,家境不富裕的外因所致,找不到配偶的情况也成了宁陕扶贫扶志扶智路上的绊脚石。四是找准酗酒赌博类群众病因。排查中还遇到16名沉溺喝酒赌博的群众消极负面情绪较重难以转化,严重影响民风民俗。经调研,染上这些不良嗜好的群众90%因为感情问题或就业创业受挫所致,他们赌博导致债台高筑,酗酒无心就业创业且损害身体健康,在当地影响极坏。五是找准无生产技能类群众病因。经排查宁陕发现仍有13名群众无准确的生产和创业技能。经深入分析研判,一少部分群众由于综合原因未参加技术技能培训,只能做点零工散工,收入低且不稳定,思想消极不思进取;还有一大部分群众由于在自主创业时盲目投资或者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导致失败或亏损,就怨天尤人,满腹牢骚。通过上述5类影响新民风工作进程情形的精准研判,为宁陕全面实施“精准扶志扶智”巩固扶贫扶志扶智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准帮扶,五把钥匙开心锁

备好钥匙才能打开心锁。针对5个类别后进群众的特点,宁陕县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精准帮扶唤醒了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一是用“教育”钥匙打开好逸恶劳群众心锁。针对这类群体,宁陕整合“秦岭大讲堂”等平台,精选宣讲人员,组织开展有感恩之心、有脱贫之志、有增收之行“三有”主题教育20余场,开展“扶志扶智·文化同行”活动520场次。开展表彰活动500余场次, 1000余人。同时给予勤劳致富典型礼遇帮扶,“唤”起了群众的“精气神”,“教”出了一片新气象。皇冠镇兴隆村何辉军的心锁被“教育”的钥匙打开,他认识到自己好逸恶劳的错误后,通过村干部帮教带动务工增收生活质量得到逐步提高。二是用“爱心”钥匙打开病残体弱群众心锁。针对这一人数较多的特殊群体,宁陕在落实病残体弱群众基本兜底政策同时,进一步完善三重医疗保障、“四三二一”防范因病返贫、单独老人户赡养等工作机制,常态化上门开展“一个人的剧场”等志愿服务20余场次,减轻了病残体弱家庭医疗负担,破解了老人赡养等难题,点燃他们对生活的希望。46岁的残疾人朱晓霞,三岁起就没有出过自家小院,当“一个人的剧场”志愿服务上门为她表演时,他笑着跟唱鼓掌,并决心保持乐观心态,好好生活。三是用“德法”钥匙打开酗酒赌博群众心锁。针对酗酒赌博群体,宁陕用道德和舆论的力量规劝的同时,举办“警示教育”培训班,对7名酗酒群众进行免费体检,请专业医生对其身体进行深剖析。邀请心理咨询师对这个群体进行心理干预疏导,通过观看教育片警醒知危害,到看守所警示晓厉害,督促其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对赌博屡教不改的,公安、司法部门联动抓典型形成威慑,使其改过自新。四亩地镇司桂昌在德法结合的帮教下,酗酒恶习得到改变,现在身体好了,种养产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四是用“情缘”的钥匙打开无配偶群众心锁。针对无配偶消极消沉的群众,宁陕充分发挥工青妇作用,组织“义务红娘”“知心大姐”定期进行入户走访心理疏导,帮扶他们发展产业改善生活条件。全县分四个片区为无配偶群众搭建“情缘交友”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联谊活动10余场次,为其牵线搭桥弥补亲情感情空白。太山庙镇双建村马帛文,自小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性格孤僻不与人交流,在包帮干部帮扶牵线下,他不但成功脱贫,还成功脱单成为佳话。五是用“技能”的钥匙打开无生产技能群众心锁。针对少数群众无生产技能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宁陕组织技术骨干围绕群众所需,开展“菜单式”专题培训20余场;同时因地制宜兴建社区工厂,找准发展项目,使群众务工料理家务两不误;此外还推行“谁产业就业多,就对标补助多”政策,兑付奖补1500余万元。用技能钥匙,帮助少数群众走出就业创业的“阴影”,再次点燃了他们勤劳致富的热情。

三、精准施策,三项机制固长效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近年来,宁陕县将“精准扶志扶智”作为新民风“三年成新风”和扶贫扶志扶智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推行县级领导联镇、县直部门包村、包帮干部联户、村干部党员配合抓民风的“四联”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任务。各级各部门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工作人员“一对一”转民风塑新风。把落实“三个精准”,用好“五把钥匙”攻坚扶贫扶志扶智剩下的硬骨头,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作为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二是创新工作推进机制。2018年以来,宁陕创新开展以“脱贫攻坚之星、产业发展之星、美丽乡村之星、乡风文明之星、基层党建之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村”竞赛活动。其中把“乡村文明星”“新民风示范户”评选作为推进“三年成新风”和扶贫扶志扶智工作的有效载体,将抽象的“五字新风”细化量化指标化。通过创建评比,12个镇和部门获得新民风建设单项奖,100户群众被授予“新民风示范户”称号,累计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落实新民风建设工作经费100余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各镇各部门决胜扶贫扶志扶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解决了“三年成新风”城乡新民风建设过程中进展不平衡、工作有盲点等问题。全方位推进、全领域覆盖新民风工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三是推行奖惩激励机制。宁陕县在抓新民风建设工作中,创新建立县镇村三级礼遇帮扶模范典型办理办法,设立宁陕好人奖励基金,形成月推荐季表彰机制,涌现出“中国好人”6名,“陕西好人”9名。同时实行“周提醒、月督促、季督查、年考评”动态管理机制,开展新民风建设专项督查3次,实现了全覆盖;对工作不重视,“五字新风”成效不明显的镇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资格。连续两次检查排名靠后的,对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批评,并提请有关部门问责处理,同时对工作推进落实好的单位通报表扬进行经费奖励。在全县形成了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协调抓总,新民风建设成员单位各抓一块,镇村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扶贫扶志扶智“三年成新风”工作蓬勃开展。

近年来,宁陕聚焦“三个精准”、打造“五把钥匙”,全面推广“精准扶志扶智”工作,打开了新民风建设路上阻碍“三年成新风的”的“枷锁”和“心锁”,唤起全社会共同参与转民风塑新风的信心和决心,有效破解了移风易俗工作中的一些难题,为县域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及决胜脱贫攻坚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