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6月接受学院党委驻村扶贫的决定后进村,到2019年圆满完成扶贫任务——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选派的正处级党员干部石璞,到汉中市留坝县江口镇元树村驻村扶贫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间,担任学院驻村工作队队长的石璞,扑下身子,想方设法办好村上的事,不仅受到院领导和上级的好评,更得到了当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夸赞!
和民工、村民一起参加元村村老五组道路施工。
变压力为动力
第一天到村里,就有个村民说:“他们是来做样子的。”刚到村上的工作队员们一下子就有了压力。石璞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在工作队员召开的会议上,石璞和大家一致表示:要把压力变为动力,一定要下决心把村上的事情办实、办好,用事实给村民答复——扶贫工作队不是来作秀的!
多年来,石璞一直在高校从事行政和教学工作,对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工作没有经历过,但是他深刻领会“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工作方法”,通过走村串户以及和村干部的交流,确定了硬化老四组1.5公里的通村道路是元树村当前最迫切最需要的事。
目标确定后,如何实施呢?一要立项,二要资金。他得知,这条路不能在县上立项的原因是“通村路”。这几年国家规定“通村路”只能修到村委会,元树村已经修到了村委会,要立项的可能性太小了。
石璞同志通过多方面调查,得知2013年邻村通村道路修建超过村委会,并延伸到最远的村组。为了确定这一事情,7月3号他冒着酷暑,从江口镇出发步行到邻村实地察看,走完了该村水泥路的最后一段。他忍着饥和口渴,来回30多公里7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没有吃一口饭。这样他对元树村延长铺设1.5公里的通村道路心中有了数。他将这一情况和村干部沟通后,经过和村干部共同努力,在县政法委的支持下,这段路在七月份在县上成功立了项。
工程立项后,“政府打水泥路面,村上打基础”,这意味着需要20多万元打基础工程。这个任务无疑落在了包扶单位身上。当时学院放假,按正常情况,这件事要到九月份开学之后才能上院长办公会研究。特事特办,石璞同志同另一位工作队员,顶着烈日赶到咸阳时任学院党委书记杨成军的家中汇报情况,并获得杨书记和其他领导的支持。学院决定了扶贫资金,元树村的村民们在八九月打路基,十月份政府开始打路面,11月12日顺利竣工。
与村民同甘苦
石璞同志一到村上,就和村民打成一片,与村民同甘共苦。
最开始的两年,他住在镇上,每天步行回来13公里,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情,与村民同吃同劳动。在修建老四组通村路的四个多月里,每天早上从镇上走到工地,同村民、民工一起劳动,中午一起吃饭,劳动到下午四点半左右再步行回到镇上。
石璞同志在村上,一有时间就帮助村民干事情:收油菜、晒猪苓、盖房子、种洋芋、锄地、修路、修桥、修堰渠。村委会院内种的花特别多,给花浇水的活他全包了,有一次,一个单位来村委会,看到石璞同志正在给花浇水,很惊讶地说,这个村不错,还专门有“花工”。听说村民陈某家耕牛有病严重,他马上赶到现场,帮助村民出主意、请兽医。得知村民何某上大学的女儿联系工作和家里产生矛盾,他耐心说服家长和亲戚,还到学校专门找学生交谈并多次电话与其家长谈话,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2018年夏天的一天,他发现通村道路有多处塌方,他马上找来铁锹,和村民们从上午九点一直干到下午四点。把所有塌方的泥土清理干净,得到村民不断赞扬。
石璞把自己看作老百姓,村民把石璞当成知心人。他步行在路上时,不时就有驾驶摩托车、小车的村民招呼他:“石老师,坐车吧!”,就连开大货车的师傅都叫他上车……
多发力尽全力
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关键。石璞同志抓住这个关键,突出做好产业发展这个基础性工作。在贫困户中积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积极动员有条件贫困户出外打工、就近打工。
几年来,石璞同志结合村上的实际情况,每年为村上解决急需的问题,把学院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2017年,向13家贫困户发放黄精种子200斤、鸡苗100只。当年,村上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2018年,向村上16户贫困户每户发放黄精种子122斤和鸡苗50只,向110户村民每户发放黄精种子61斤、58户村民每户发放鸡苗20只,补助2户村民发展袋料香菇8500筒。当年,村上13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2019年,资助贫困户和全村村民每户鸡苗20只的同时,帮助2户贫困户和1户村民建设香菇大棚10个,发展香菇18500筒。
在他的动员下,贫困户平均每户每年都有外出打工、就近打工增加收入。
五年来,村贫困户中有3户家庭在子女考上大学时,石璞同志及时到家里向他们宣传国家助学帮扶政策,确保3户贫困户子女如期入学,其中一户子女今年已经参加了工作。
五年来,石璞同志还积极的同村上修高标准农田、修河堤、修路、修堰渠、修饮水工程等负责人联系,希望在施工中尽量用元树村贫困户和村民,并得到支持。在村上这几年的各项工程里,都有元树村的贫困户和村民参加施工,其中高标准农田工程村民投入9人,村民总收入为18万元。
更可喜的是,2017年9月,元树村有3户贫困户主动写出申请,要求退出贫困户,摘掉贫困户的帽子,靠自己的能力致富奔小康。
五年来,在学院和地方各级部门的支持下,石璞同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积极配合村两委会,在县上为村争取了多项基础建设项目:2014年8月--11月,修建了通村道路1.5公里。2015年11月--2016年5月,元树村修建了高标准农田200亩,其中修河堤1900米,修机耕路1500米,修水渠1300米,修拦水坝一座。2016年9月,争取了国家环保项目,向村上36户改造厕所的村民每户发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2017年10月,修建村五保户联建房6间,并配备了家具和生活用品,2018年10月,又整修了房屋周围环境。2018年3月-5月,修河堤530米,2018年7月--9月修堰渠1900米,2018年6月--11月在全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完工,2018年3月-12月,硬化老五组通村道路1.7公里。
这几年,通过国家加大投入和学院资助,元树村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通户硬化率达到99%,危房改造100%,通讯信号覆盖100%,安全饮水双保险,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都与石璞同志和大家尽心尽力的辛勤努力分不开。
组织青年学子志愿者在元树村支教。
既扶志又扶智
既扶志又扶智,是石璞同志发挥自身优势和学院优势,积极开展驻村扶贫的重要做法。
2016年底,石璞同志根据两年多来的扶贫调查,代表村两委会出台了《元树村脱贫攻坚六项措施》并给贫困户宣讲,后来又印了110多份在村委会张贴并向村民发放宣传。主要内容包括脱贫要立志,要结合实际选好项目,坚持不懈地干下去。
2018年6月份,他发现由于霜冻影响,使果业和养蜂业几乎绝收。怎么办?他与村两委会及时制定了《元树村增产增收五项措施》动员村民以秋补夏、外出务工,夺回损失。
石璞同志利用自己在学校讲法律与道德课的优势,多次在村上向村民,村干部讲法律、道德、励志课。
2016年7月25日,他积极配合学院党委组织部,在元树村开展献爱心和教学活动,向元树村14名幼教学生赠送了书包和学习用品,并安排学校两位青年教师分别向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幼教课和音乐课。
他积极和本院外语学院联系,开展支教和教研活动。2017年7月,外语学院在元树村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活动,到2019年,外语学院连续三年每年分别选派青年教师参加江口群众文化艺术节或优秀大学生在村上开展支教活动。2017年7月还选派2名师活动,受到大家赞赏。2017年10月28日,外语学院还组织教师在江口中学向师生进行初中英语观摩课和教研活动,向元树村小学生上英语兴趣课,并向20名小学生赠送床单被套开展献爱心活动。
2018年2月、2019年2月他还联系本院音乐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派师生参加了江口镇群众文化艺术节。
2016年3月,他主动通过本院体育学院院长联系了省体育局,于同年9月向元树村分配了一套价值2.9万元的体育健身器材。
2016年9月,当他知道江口中学需要英语教师时,立即与本院外语学院院长电话联系,第三天外语学院就派了2名同学到江口中学进行“教育扶贫,顶岗实习”。
2017年6月,他主动和本院音乐学院联系,6月20日在江口红色文化广场举行了文艺演出。2018年10月18日,学校音乐学院又在江口镇红色文化广场进行了演出。
2017年9月,石璞同志积极同江口中学、小学、幼儿园沟通,确定了本学期这几个学校需要支教的专业和人数,并与学校的外语、体育、音乐、幼教的学院的领导和教务处进行沟通——这一年学校有9名同学在江口支教实习。
2018年7月,他还和本院文化学院联系,选派了7名师生在元树村开展了两天的志愿者支教活动。
2017年,学院党委书记付建成一行来到留坝,和县上教体局领导进行交流。随后,院党委朱副书记带队,省上20多名专家、教授在留坝开展了为期3天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共420人,学院为这次培训投入资金13万余元。
2018年12月,学院派啦啦操教练到江口中学开展培训。石璞同志积极配合学院和教练的工作。经过近10天的培训,江口中学选送了12名同学参加学院2019年教职工元旦晚会。学生们早上五点半出发,石璞同志把冒着严寒摸黑将赴西安参加演出同学送上车,同学们深受鼓舞。
2019年六一儿童节前,石璞同志组织去年在江口和留坝支教的部分学生返回江口和留侯小学,向学校捐赠了体育用品,并开展了教学活动,再一次献出爱心。
几年来,石璞同志积极发挥自身和学校优势,在元树村和江口镇开展多方面的立志和智力扶贫,受到人们的高度好评。
给学生和家长上励志课。
轻伤不下火线
2016年春节前夕,石璞同志在村上工作中不小心滑倒,左胳膊受伤,但他忍着疼痛,来到镇上卫生所简单包扎准备接着工作,在大家的规劝下,他才回到了西安的家。家人问伤情咋样,他说:“不要紧,过几天会好的!”春节他弟弟来拜年,硬把他拉到医院检查,发现已经骨折,他才住进了医院。春节过后,石璞同志又抱病去村上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
2017年6月20日,学院音乐学院来江口镇文艺演出,早上7点,演出人员出发时天还晴好,到了8点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怎么办呢?演出是否还继续?“开弓没有回头箭”,军人出身的石璞果断决定“坚持到元树村演出”。他的思路也很清楚,如果还下雨,就和县上联系,在县电影院演出,或者把演出分两个小分队,分别在镇中、小学大教室演出。结果到下午一点,演出人员到了江口,雨不下了,天晴了,演出圆满成功。如果他不坚持,学院就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受到损失。
2018年2月5日,石璞同志刚从留坝回西安办事,下午6点,留坝县通知,明天早上9点,要到县上开会,怎么办呢?他晚上坐高铁赶到汉中,自费300元坐出租赶到留坝,第二天按时参加了会议。
2017年11月8日晚上9点多,刚送走在江口小学开展教研活动的北京专家,准备去镇中学休息,学院来电话,马上需要村贫困户的资料,他二话没说,摸黑走山路1个多小时赶到村上,整理完材料,用手机拍照发到了学院,时间已是夜里12点。
2018年11月,是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石璞同志起草了“元树村脱贫攻坚惠民工程目录”,得到村支书、村长、第一书记同意后,印制成宣传单150份,在13日—23日里抽时间挨家挨户宣传,共宣传了100多户,好多群众说:“咱村干了这么多事,我都不知道,这下清楚了”。这不仅让群众认可脱贫攻坚的成绩,密切了村民关系,而且在后来县上满意度调查时,元树村进入第一方阵。
2019年6月2日,元树村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冰雹灾害,有80多户房子瓦片被打烂,石璞同志第一时间到现场安抚村民,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汇报。在以后的几天里,他同村民一起参加劳动,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中。经过同村民4天的艰苦劳动,元树村灾后重建工程胜利完工,村民们过了一个安详的端午节。
2019年6月15日早,石璞同志因中风住院期间,用电话反复协调,联系了本院外语学院与江口中小学教师进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具体方案。教研会的当天中午还和元树村联系了外语学院教师进村参观座谈事宜。
住院第二周,他手机协调好,联系江口中学、小学、幼儿园,留侯小学需要学校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专业等,又用手机向学院美术、音乐、体育、外语、信息工程等五个学院领导进行汇报,通过电话向学院教务处长进行汇报,并得到支持。
第三周,他完成了学校2019年6月驻村扶贫工作汇报材料。完成陕西省“驻村联户帮扶责任书”的上报。完成了2019年省级“两联一包”扶贫(驻村工作队)情况统表(1-6月)。
第四周,石璞同志完成了学院2019年上半年驻村扶贫工作汇报材料,以及后边省扶贫团要求的三点补充材料,用电话协调村上做好迎接扶贫工作检查,电话回答了省驻村扶贫团团长的工作检查。
2019年7月12日,为了确保学院外语学院组织的“三下乡”青年学子支教在元树村顺利进行,尤其是支教学生和村上学生的安全,为了按时参加省扶贫团17日在留坝召开的会议,为了迎接学校领导在留坝进行扶贫工作检查,为了让村民和镇、县领导对他的身体放心,石璞同志在左腿走路还不方便的情况下,带着药坐公交车来到元树村。13日,支教6名同学来到村上,他和支教同学讨论了支教内容和明天“三下乡”开学典礼,14日,他为同学们做好了早餐。在十点半举行的开学典礼上,石璞同志给学生和家长上了一节励志道德课,学校在元树村“三下乡”支教活动在他的努力下顺利进行。
第五周,做好了学院党委付建成书记来元树村做调研工作的准备工作,并准备好了参加省驻留坝扶贫团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并随同学院付书记一行,参加了县上、镇上和村上安排的活动。
石璞同志在住院后的十二天以及出院后的二十天仍在坚持工作,对工作没有耽误一件事。石璞同志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2017年,全年驻村303天,2018年全年驻村时间310天,大大超过了省上要求的220天。
石璞同志2014年6月19日由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选派到汉中市留坝县江口镇元树村驻村扶贫,并担任学校驻村工作队队长,至今已经整整五年多了。五年来,元树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元树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贫困户由当时的29户71人减少到3户8人,贫困发生率减至1.68%;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4200元增加到2018年的7998元;石璞包抓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00元;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6100元提高到10138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元树村取得这些成绩,都凝结着石璞同志5年多来的心血和汗水,村民们感慨地说“石老师是咱们元树村的功臣!”
扶贫五年来,石璞同志已四个年度被省脱贫攻坚管理部门考核为“优秀”,2017年12月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评为“感动陕师院的人”,2019年6月被留坝县委评为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工作队队长(队员),2019年7月被汉中市评为优秀工作队长(队员)。
(作者单位:《当代陕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