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的陕南美景如画。在这丰收的季节,汉中市南郑区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随处可见帮扶干部忙碌的身影。
为确保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如期实现,汉中市南郑区发起脱贫摘帽总攻行动,实行帮扶干部与贫困户脱贫效果责任捆绑、主管部门与下属单位帮扶责任捆绑、帮扶单位领导与帮扶村责任捆绑、区级分管领导与行业部门责任捆绑、攻坚队与镇办责任捆绑等脱贫攻坚“五个责任捆绑”机制,形成责任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提升的攻坚格局,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凝聚强大合力。
南郑区按照“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组实施、攻坚队包联、镇村抓落实”的脱贫攻坚模式,由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总揽工作全局、统一指挥调度,下设基础设施组、产业脱贫组、就业脱贫组、健康脱贫组、“两房”建设组、教育脱贫组、生态脱贫组、兜底保障组、涉农资金整合组、扶贫资金管理组、驻村管理组、宣传推进组、督查问责组共13个工作推进组,分别由区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区上在所有镇办成立22个脱贫攻坚队,41名区级领导分别担任攻坚队队长或副队长,实行包联镇办工作责任制。
同时,南郑区建立“领导抓点、单位包村、工作队驻村、干部包户”长效运行机制,所有区级干部每人包联2至3个贫困村,安排185个各级单位与111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全区所有干部每人包联不超过9户贫困户,实现领导包村抓点、第一书记选派、工作队驻村、干部包户全覆盖,形成“层层有责、人人担责”的责任链条。
在脱贫摘帽总攻行动中,南郑区重点瞄准影响脱贫退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各攻坚队长每周在村户一线工作不少于4天,带头研判问题、制定措施、跟踪问效,每两周向区委常委会汇报工作进度。
针对道路交通、安全住房等短板弱项,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班组,驻扎工地抓落实,使汉通公路、青黎路等工程进展迅速,危房改造全面加快;针对农村部分贫困群众户容户貌脏乱差、无厨房厕所的问题,按照“财政补一点、帮扶单位筹一点、帮扶干部出一点”的方式,每镇补贴财政资金50万元,深入推进贫困村“三清三乱”和贫困户“五净一规范”整治等活动,贫困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脱贫摘帽总攻行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帮扶干部累计开展入户4.98万次,解决实际问题9621件,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为了提升整改实效,南郑区在相关部门抽调40名干部,成立10个督查小组,采取“镇镇查、村村过、户户清、项项核”的方法,聚焦农村弱势群体、低保五保户、非贫困户中的收入边缘户等进行多轮次常态化暗访督导。对发现的问题日查夜清、建立清单、当日通报,第一时间将问题清单向攻坚队长、镇办进行双向反馈,由攻坚队长负责牵头督办,镇办按照问题类型建立台账、落实责任、制定措施、限期整改。
在此基础上,南郑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加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在2018年目标考核中,全区有4个镇、13个部门因脱贫攻坚“一票否决”取消评优资格,2个单位因脱贫攻坚考核靠后被确定为一般等次。
2018年以来,全区共表彰奖励优秀扶贫干部243人,从脱贫一线提拔使用科级干部103人,占全区提拔使用总人数的60.2%。同时,区上持续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区查处扶贫领域案件34案,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0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通报扶贫领域典型违纪案件11案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