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54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0.81%降至1.08%;行政村生活用电入户率、动力电进村率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普及率98.5%;全县99.78%的农户安全住房达标;全县75个行政村沥青、水泥路通达率100%。产业兴旺、民生改善……”5月7日,省政府发布公告,留坝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留坝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关注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的落实使用情况,通过对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管,对项目运营情况和扶贫目标实现的考核,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精准、政策落到实处。
筑牢扶贫资金监管网
近几年来,留坝县扶贫资金数额巨大,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村财镇管”,严守资金使用纪律,规范资金使用流程,监管资金使用去向,确保扶贫资金不出问题。各村扶贫合作社所有资本金及收入全部进入集体账户,由镇(街道)财政所统一管理,扶贫合作社留存现金每日不超过1000元。各镇(街道)恢复镇级财政审计所建制,建立镇(街道)日常监管、行业单位经常检查、纪检审计及时跟踪三道资金安全监管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2017年以来,留坝县纪委创新推出了派驻村级组织廉政特派员制度,为全县75个行政村派驻村级廉政特派员,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县纪委明确廉政特派员全程参与村级财务、脱贫攻坚、民政救助等村级事务各个领域工作,实现了监管无盲区。2018年,留坝县脱贫攻坚资金支出11亿元,尚未发现违规案件;全县75个廉政特派员累计参与村级决策事项600余项,纠正错误决策42项。
聚焦绩效促资金整合
留坝县将绩效理念贯穿扶贫审计始终,从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时效性和可行性出发,循着资金流向,从政策要求、预算安排、资金拨付一直追踪到项目和个人,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和“一户一治、一户一策”的方式,留坝县统筹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对住房、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5大类47个方面的帮扶救助项目、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扶贫救助对象,最大限度用足用活现有政策。为把有限的资金充分利用起来,该县在省市发放的贫困户产业发展补助资金基础上,鼓励贫困户将土地、林地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资金入股到扶贫经营实体中,同时整合各领域、各行业项目资金,向39个贫困村集中倾斜,形成了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留坝县还在全省创新建立了“留坝县惠民资金信息网”并积极推广应用,上线惠民资金45项6700万元,网站点击量达70余万人次,APP查询量50余万人次,创新了惠民资金监督的方法,拓展了群众对惠民资金的监督渠道,提高了群众对惠民政策落实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有效遏制了损害群众利益事件的发生。
制度管人监督常态化
留坝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各项工作的巡视、督查、考核、评估、审计、民主监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整改落实长效机制,严格整改上级指出的各类问题,促使扶贫领域监督日常化、常态化。同时,留坝县定期组织开展问题整改情况检查,推动各镇(街道)、各部门把整改情况及结果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留坝县出台了脱贫攻坚问责办法、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及平时考核实施细则,坚持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考核,实行脱贫攻坚“一票否决”制度。近3年来,县上先后对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9个“一般”等次、3个“较差”等次的“双联”单位进行了“一票否决”,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共约谈干部240人次;累计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35件43人,移送司法机关2件4人;累计运用“三项机制”提拔任用32名优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