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把“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然而目前,农村党组织功能弱化、队伍后继乏人、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层出不穷。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强化组织引领是核心,优化人才支撑是关键,壮大集体经济是保证。
建强村支部。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支部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坚持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抓好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监督,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选好带头人。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选好一个书记,对于一个村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着力把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有思想的热心人、明白人,土专家、田秀才,年轻党员、积极分子能人选为村干部。注重把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注重培育村党组织接班人,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用他们的先进理念,影响和带领群众致富强村。
抓实村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崛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东部苹果西部菜、中部畜牧+药材”的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探索推行“党支部+公司+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进合作社”“进种养基地”,不断强化村级党组织对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使党组织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更好地组织广大农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既解决农民外出务工“活难找、薪难讨”的困境,又解决家里老人、孩子无人照料的问题,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让支部更有凝聚力,村庄更有精气神,村民更有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