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虽然我们无法作出多么巨大的贡献,但我觉得,我们听指挥、不添乱也是为疫情防控作贡献。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长安一定常安!”这段话是长安大学材料学院的一名学生在校团委公众号里的留言。
疫情期间,长安大学的同学们表现出的勇气和责任感动着每一个人。
从开始的惊慌、害怕,到后面的镇定、乐观,再到积极做志愿者,短短几天,成熟便成了这些被隔离的同学的成长符号。
“清晨被闹铃叫醒,按时测温晨检打卡,查看手机重要消息通知,洗漱整理后把门口的早点拿进宿舍,吃完早餐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有时会在睡梦中听到志愿者敲门送餐的声音。他们真的很辛苦!”
“下午,在志愿者的提醒下,大家错峰去做核酸检测。室外寒风阵阵,参与核酸检测工作的‘大白’们一直在外面。我们觉得心里暖暖的,对他们既心疼又感谢。”
长安大学的同学们在微信群里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疫情发生以来,长安大学各级团组织按照学校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凝聚青春正能量·同心抗疫勇担当”线上特别主题团日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彰显拼搏奋斗精神、坚定必胜决心信心,鼓舞团员青年勇于奉献,积极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
按照雁塔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西安交通大学雁塔校区医学、财经教学区,医学北院住宅区、财经西院住宅区及学生区和医学教学区的天桥实行管控管理,人员不进不出。
“前几天情绪有点儿紧张,现在心情平静了。”规培003班的陈臻卓说,学校通过书院公众号、辅导员积极传达防控政策,明确告知疫情期间的各项要求,积极进行防疫消杀工作,住在校园里很安心。
在西安交大校园,一群身着“交大蓝”的学生志愿者引人注目。为检验试管贴条码、维持秩序……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同学们,宪梓堂的医护人员正在为全校师生做核酸检测。他们要在寒冷天气下奋战到22时,身穿防护服,不能饮水,甚至没有时间如厕。希望同学们可以捐献暖宝宝等保温物品。你可以在便利贴士上留下话语,温暖你我,温暖交大!”
西安交大学生会向全校发出“收集温暖”的倡议。交大学子积极响应,很快,数百份暖贴便送到了核酸检测点。
“紧急通知!学校核酸检测需要一批志愿者。”
“我报名!”“我可以!”“我有空!”“还需要人吗?”……
在接到核酸检测通知的当天下午,西北大学校团委杨立强老师在微信群内紧急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
“在短短两个小时内,群内人数迅速增长。”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陈书宇说,大家积极响应的情景让人感动。一群满员、二群满员、三群满员……源源不断有新成员在共享表格上填入信息,有的同学还主动申请深夜值班的岗位。新一轮核酸筛查,7时接到通知,志愿者8时全部就位。
“我在现场看到有安保工作人员在搭建帐篷、调试设备;有校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准备核酸检测需要的相关试剂和其他物资;有志愿者在一遍遍熟悉流程……所有人都在跟时间赛跑,核酸检测点四周尽是他们川流不息的身影。”回想起核酸检测前期的紧张准备,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赵禄同学说。
当天晚上,西北大学退役学生自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主动请缨加入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
杨永刚同学是这次退役学生志愿工作的发起人:“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当兵的时候部队教育我,要为人民服务。看到人民群众有困难,我们就要迎难而上,站排头、挑重担。学校核酸检测工作紧急,我觉得我必须站出来。”
“19时30分建群,20时10分集合,20时25分受领任务,坚守到23时40分。准时到点到位、坚持到最后,因为我们当过兵。”这是杨永刚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一段话。
“一个人的力量微小,但是如果很多微小的力量聚集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尽快战胜疫情。”退役两年的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研究生朱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