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陕西农信宝鸡渭滨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多举措深化“渭水之滨·农商先锋”品牌建设,在产业链赋能、普惠金融、民生服务中书写责任答卷,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红色动能”与“农商力量”。
政治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红色根基。陕西农信宝鸡渭滨农商银行根据“党委塑品牌、支部显特色、党员争先锋”的目标,创新构建“四个一策”强引擎,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党委铸魂“一核一策”强品牌。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创优、争先进位”这一核心目标,深入推进“品牌塑造、堡垒建设、党业融合”工程,党委班子成员带头编入基层党支部,实现包联到支部、解难在一线。支部引领“一域一策”显特色。秉承联合支部“减量提质”与“支部显特色”理念,持续优化组织架构,让每个党支部都成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服务群众的温馨窗口。阵地打造“一点一策”优生态。积极推动网点党建元素全覆盖,建设红色主题金融e站、党建活动室等特色阵地,提升党建引领作用。党员赋能“一人一策”树标杆。实施“理论学习+技能提升+实践锻炼”分层培养计划,成立党员理论学习小组,建立党员个性化成长档案,助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开展季度“红星示范岗”“金牌网格员”评选,用身边榜样激发奋进力量,引导全行党员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党建赋能:厚植金融文化底色。陕西农信宝鸡渭滨农商银行聚焦党建引领纵深化、文化赋能常态化,深挖宝鸡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的地域优势,打造文化地标,提炼特色品牌,着力实现党的建设与文化建设互融互促。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深度融入陕西农信“三同、三水、三勤、三铁”的新时代“背包精神”,梳理出从中国传统金融起源、农信发展历程到红色基因传承的完整脉络,建成陕西农信党性培育基地——(宝鸡)农金文化中心,系统展示了陕西农信赓续红色血脉、践行使命担当的发展历程以及“渭水之滨”品牌独有的文化资源禀赋,以文化之脉厚植高质量发展之基。以品牌文化为引领,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先后建设“职工之家”等阵地,成立妇女联合会、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广泛开展读书分享会、演讲比赛、心理讲座、业务技术比赛等活动,让员工在文化浸润中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实施“人才强行”战略,优化“传帮带”机制,举行“师带徒”结对仪式,举办“大讲堂”系列培训提升全员素养,打造“农商铁军”队伍,让“党建红”与“文化兴”交相辉映。
先锋聚能:普惠金融惠及千企万户。陕西农信宝鸡渭滨农商银行深入践行“党建+金融”深度融合模式,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以金融之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上的“金融活水”。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模式,落实专项融资服务,科学划分党员金融服务责任区,机关党员定期深入包抓支部协助开展服务,形成“支部搭台、支行唱戏、党员带头、全员协作”的良好氛围。该行“助钛铁军”党支部以专业团队、“共富金融专员”“金融顾问”为纽带,精准对接涉钛企业融资需求,助力钛及钛合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科技薪火”“传感孵化”党支部聚焦科技创新,加大向科技企业、传感技术孵化产业链的授信力度,为产业升级注入金融动能;“助农兴企”党支部创新“农贷通”“乡村振兴贷”等产品,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乡村沃土。与此同时,各党支部聚焦群众需求,扎实推进适老化服务升级,积极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乡村、社区活动,把金融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有力彰显了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排头兵、普惠金融先锋队的使命担当。
下一步,陕西农信宝鸡渭滨农商银行将继续把党建工作作为全行事业发展的“根”和“魂”,多举措优化服务模式,丰富金融供给,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以高质量党建擘画金融为民新图景。
(供稿:陕西农信宝鸡渭滨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