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正文

眉县:“巧用三招”激活非公经济发展新动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4-29 09:35 作者:王彪

近年来,眉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链上织网、联盟协同、机制支撑三大路径,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链上织网,筑牢非公党建“红色根基”一是夯实家底强基础。立足猕猴桃、纺织、酒产业等6大产业链条,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动态管理机制,着眼扩大“两个覆盖”,摸排企业155户,推动3名以上党员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70个。二是教育管理促提质。创新“车间微党课”“夜学沙龙”等碎片化学习模式,开展专题培训120场次,覆盖党员职工3000余人次,选派35名党建指导员“一对一”帮扶企业。三是建强队伍激活力。选拔117名优秀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7名,将23名技术骨干发展为党员,47名党员提拔至管理层,为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机制提供人才保障。

联盟协同,释放产业发展“红色动能”一是扩大联盟规模。依托特色产业集群优势,陕西齐峰果业牵头成立猕猴桃产业联盟、帛宇纺织牵头成立纺织产业联盟、陕西太白酒业牵头成立酒产业联盟,带动57家链上企业组建产业党建共同体,协调解决融资、注册等问题132件。二是探索运行模式。联合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推出“纺织产业贷”“先锋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对链上企业实行“党建信用评级”,累计发放贷款2.1亿元,惠及83家企业。三是加速生态构建。引进纺织人才18名,催生国家级技术专利15项,建立“红色驿站”18个,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12类服务,惠及企业员工6000余人次,形成人才加速集聚、技术迭代加快、服务保障完善的良好生态。

机制支撑,夯实高质量发展“红色保障”一是激励保底。出台《眉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设立2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2000万元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重点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中小企业短期转贷等方面,两项基金累计惠及企业715户。二是考核推动。严格执行党建述职评议要求,实施“月自检、季检修、年评估”动态管理体系,通过定期自查、季度督导、年度考核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57家企业完成党建标准化建设,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三是多元增效。围绕重点业务、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核心任务,通过设立25个党员先锋岗、划分12个党员责任区,明确责任目标与完成时限,加速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制度化、效能化进程。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