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固县立足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夯实筑牢非公基层基础、发挥人才支撑作用、聚产业、强链条、提效能,不断强化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积极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非公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拓展非公党建的“朋友圈”,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档升级。
串起散落的“红珠”
建制度,强规范。城固县现有各类市场主体近2.5万户,绝大多数属小微企业,党建工作量大面广。为破解“小个专”党员发现难、组织难、管理难的问题,年初,由城固县委组织部牵头制定了《城固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建工作规范指引》,该“规范”创新实施党建与业务有机结合、服务与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制度保障,全面、精确指导“小个专”党建在不同业态、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推动全县“小个专”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作为。建起“家”,强阵地。依托17个镇(街道)市场监管所建成“小个专”党建指导站(党员之家),以“自愿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定位,灵活采取“1+1+X”模式,并充分吸收其他党组织力量,把这些“小个专”非公经济主体中的党员“找”出来,给广大“小个专”党员一个“家”。把“党员之家”建成服务之家、创业之家、活动之家、爱心之家、形象之家。优服务,强凝聚。党员之家成立以后,提供就近准入办照、就近法律培训、就近安全防范、就近党建指导、就近用工招聘等5项服务,结合企业特色定期开展谈心谈话、素质拓展、爱心帮扶、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之间的交流,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党员之家建成以来共开展各类党建团建活动39场次,参与人数超过500人次,大大增强了党支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我老家是江苏的,2010年从部队转业来到城固县崔家山镇经营闻瑃祥酒楼,一度成了‘游离’党员,直到有一天,我到柳林镇市场监管所办事,看到墙面上的标识‘小个专党建指导站党员之家’,让我重新‘归队’,组织的关心让人很温暖。”柳林镇崔家山经营餐饮店的崔春兵高兴地说。
跑出园区党建“加速度”
按照城固县“十四五”规划和非公党建工作要点,构建出“一核(党组织)、两翼(党团员、积极分子;中层骨干)、三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危机意识)、四破(突破双强难点、消除发展堵点;解决党员困点、打造示范亮点)、五保(保障政策支持、保障经费充足、保障安全生产、保障提质增效、保障创新发展)”的“12345园区党建新模式”思路,引领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压实“责任链”,抓组织建设挖“深度”。建立“拉网式”摸排制度,开展企业经营运行、职工数量、党员信息、出资人情况、党建活动“五个摸清”行动,引导“隐形党员”“口袋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坚持登记审批同步采集党员信息、企业入驻同步派驻指导员“两个同步”工作法,截至4月底,园区内新成立党组织2个,高质量提升党组织党建阵地4个。二是挖掘“潜力源”,抓队伍建设拓“广度”。倾力培育“智囊团”“领头雁”“参谋长”三支力量。实施“红领头雁”培育计划,通过高标准“选”、大范围“训”、高强度“学”,激发园区党建“源动力”。三是打造“样板点”,抓示范培育提“高度”。强化典型培树,大力实施“示范”工程,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组建“党员突击队”,有效发挥“红色加速器”作用;以“主题党日+”活动为主题,深化扩展“政企共建”活动,以创促建、以点带面,提升非公党建“软实力”。同步以书记讲党课,党员谈心得,员工说体会等方式,将班前一刻钟,餐间半小时分享企业发展和党员职工互动融入生产全过程,不断拓展“一建一诺一超越、两室三制四提升”、“三链一线”等党建品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搭建乡村振兴“大舞台”
非公企业党支部当好“店小二”,做好“贴心人”,指导企业党组织通过利益联结,引领产业发展。建立“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机制,探索发展“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的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合同为纽带”,引导群众“转方式、调结构”,打开农业产业化的“金钥匙”,通过户企联营、土地入股、全产业链吸纳就业等产业扶贫利益联结,不断吸纳周边农户参与企业产业发展,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理念。一季度以来,各企业党组织累计助力乡村振兴投入资金50余万元,利益联结200余农户,汇聚起非公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供稿:中共城固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