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化服务方式、搭建活动平台、发挥最大合力、科技助力脱贫”方面发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推进林业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壮大林业发展新动能,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麟游县林学会党支部积极响应全县“党建领航、决胜脱贫”战略部署,积极推行“党建+学会”双向融合联动服务发展模式,借力县林学会在技术、人才、推广、服务等方面优势,科学整合双方资源,建立了协同创新发展新机制,为全县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培育壮大林业发展新动能、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8年,麟游县林学会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荣誉称号,县林学会党支部被评为宝鸡市社会组织“四星级”党组织。
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脱贫主方向
县林学会党支部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在组织建设、人才培育、教育培训上下功夫,积极释放林学会能量,为林技助推脱贫攻坚搭建工作平台。
建强队伍,聚集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为更好发挥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作用,县林学会党支部积极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机制,安排支部书记兼任会长,增强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推行“双培双带”活动,党支部选派6名党员,与思想进步、业务精湛的6名学会会员结对子,通过定期学习中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林业技术业务等知识,引导林学会会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争做脱贫攻坚的林业业务骨干。目前,县林学会培养的11名业务骨干都活跃在扶贫一线,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培育人才,延伸脱贫攻坚基层触角。针对乡镇林技扶贫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以及许多农村林技“老把式”眼界狭窄、知识固化等问题,县林学会党支部提出了“送学上门、更新知识”的工作思路,组织21名党员和会员,利用镇村“农民夜校”,组织基层农林人员和贫困群众,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层技能提升等方面开展培训。同时,整合各类培训资金资源3万多元,每年巡回全县镇村开展核桃、苹果等技术培训,累计培训400多场次、6000多人次。
建立联盟,筑牢脱贫攻坚主阵地。农村林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阻塞不畅,是困扰基层农技工作者的大难题。县林学会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林业产学研一体化林业技术推广联盟的设想,并牵头付诸实践。组织林学会21名党员和会员与56名产业大户、15个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重点培育推广优质核桃、苗木花卉品种和节本降耗、循环利用技术,打造了麟游长林农林科技公司为龙头的林业产学研一体化林业技术推广联盟,其生产的核桃、杏仁等林业产品屡获省市大奖,成为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的主要品种。
创新活动方式,提升脱贫精准度
县林学会党支部结合县林学会业务范围和全县林业发展实际,探索创新活动方式,不断推动林学会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
攻坚克难,积攒群众口碑。在基层开展农技服务,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最大的肯定。县林学会党支部通过在林果产业现场设立“政策咨询示范岗”“科技服务先锋岗”“服务质量监督岗”公示牌等方式,把“三比一创”“四强化四提升”等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安排3名林学会技术人员组成小分队,定期深入崔木镇杨家堡村、三义村等常年低温地区,帮助贫困户解决低温霜冻等技术难题,以扎实作风、过硬素质积攒群众好口碑。
深入一线,提高工作成效。县林学会针对基层群众缺乏种植技能的实际情况,将支部会议搬到村民小组,把主题党日开在田间地头,直面林果产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党支部牵头,组织邀请30名市、县专家和产业大户为贫困户面对面讲解政策、传授业务。目前,在县林学会的业务扶持下,常丰镇、九成宫镇万亩苹果矮砧脱贫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预计2021年将全面挂果,为28个贫困村、1500多名贫困户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靶向发力,塑造特色品牌。县林学会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围绕扶贫工作中如何发挥学会作用这条主线,找准党支部工作与林学会发展的结合点,经常性采取召开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措施,组织会员为贫困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协调关系、排忧解难等全方位服务,精心打造了林技学术交流、生态扶贫特色服务等品牌活动。贴近实际的活动内容,既激发党员示范带头的积极性,又增强贫困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党组织凝聚人心、引领抓总的作用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林学会党建活动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的良性格局。
加大帮扶力度,增强脱贫实效性
县林学会党支部在体系建设、关系维护、帮办实事等方面下功夫,使贫困群众受益多多,为困难群众脱贫摘帽夯实了基础。
组织联建“手牵手”,提高贫困户融合度。面对扶贫工作“扶上马、送一程”的现实需求,县林学会党支部建立“支部联点包村、党员结对包户”的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与包抓的酒房镇闹林村支部签订“协会+支部”党建助脱贫协议,同时林学会31名党员和会员,按组别实行网格化帮扶,每人帮扶组内2-4户贫困户,并签订结对帮扶承诺书,经常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确保脱贫不脱钩,助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深入基层“面对面”,提高贫困户融洽度。县林学会以“下基层、接地气、促帮扶”活动为抓手,通过开展“点亮微心愿”“献爱心志愿帮扶月”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包扶村贫困户上接“天线”,让林学会会员下接“地气”,促进林学会会员转变作风,推动酒房镇闹林村、卞坡村,常丰镇常乐村、苏家村等26个贫困村发展壮大核桃、苹果特色产业千余亩,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帮办实事“心连心”,提高贫困户满意度。近三年,县林学会累计为贫困户采购新品种核桃苗21.5万株,新建核桃园1.1万亩,义务修剪核桃园7403亩,嫁接改造低产园4230亩。配送手扶微耕机62台、水泵49个、喷雾机30个,核桃专用肥330吨,指导修建集雨窖96口,防霜冻生烟坑977个。各项惠农举措成效明显,直接推动850多户贫困户依托林果业提高了收入,帮助330多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