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康市汉滨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建强乡村振兴工坊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筑牢组织堡垒、激发党员活力、创新联动机制、规范运营管理,将党的组织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筑牢组织堡垒,把准发展方向。汉滨区委将乡村振兴工坊建设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内容,构建起“区级统筹、镇街主责、部门协同、村社落实”的责任体系。区委分管常委一线指挥,定期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动各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工坊建设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实效突出。
党员带头示范,凝聚人才合力。围绕“工坊运转,关键在人”的思路,汉滨区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工坊中的先锋作用。镇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主动担任“工坊管理员”和“产品推介官”,在政策宣传、资源对接、群众动员中走在前、作表率。同时,注重发掘培育本土党员致富带头人、直播能手,通过组织交流、签订助农协议等方式,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热情,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辐射一方”的生动局面。
创新片区联动,推动协同发展。为避免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汉滨区依托党组织纽带,推动各工坊在供应链共建、产品销售、主播培育、信息共享等方面协同发力。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动、人才联育”,和第一书记“组团服务”等模式,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优势互补,构建起“一坊兴、多坊融、全域活”的振兴共同体,有效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效能。
规范运营管理,筑牢风险防线。坚持管育结合,推动工坊健康持续发展。区电商中心等部门党组织靠前指导,建立健全管理运营、产品质量、人才培养、激励考评等六项制度,严防工坊“空转”“沉睡”。严格落实直播规范、内容审核、品控管理等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工坊运行全过程,努力把每一个工坊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窗口、群众增收的坚实平台。
供稿:汉滨区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