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白水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将考核改革作为破除形式主义、激发基层活力的关键突破口,精准运用“加减乘除”四法,推动考核导向从“重痕”转向“重绩”,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赋能增效。
坚持源头管控,在考核事项上做“减法”。严控考核事项准入关,加强对考核事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审查,镇办以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为依据,部门紧扣核心职能,对未列入清单、缺乏政策依据或关联度不高的协同性考核事项原则不予纳入,从源头上杜绝不必要的考核。严控临时性、计划外考核项目,严格执行考核事项清单管理和计划报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展考核,切实减少重复考核、多头考核。
强化实绩导向,在考核质量上做“加法”。白水县着力优化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实干实绩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标准,突出差异化、精准化考核,根据镇办资源禀赋、发展定位及部门职能特点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变“一把尺子量到底”为“量体裁衣”,引导各乡镇(街道)、部门把精力真正用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严格审查考核内容,按照“研讨自提、审核修正、反馈上报、审定下达”四步程序,适当提高工作标准,通过多轮次征求意见和充分论证,确保指标设置精准、合理、可操作。
注重常态长效,在考核方式上做“乘法”。优化考核流程,加大数据共享整合力度,对能够通过系统生成、数据调度、日常监测等手段获取的考核数据,不再重复收集报表材料,切实减轻基层迎考负担。推行“日常监测+年终考核”相结合模式,强化动态跟踪与过程管理,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实行红黄绿灯分级管理,实时掌握工作进展。对进展滞后、问题突出的及时预警提醒,今年共发出预警提醒函22份。
强化鼓励激励,在结果运用上做“除法”。强化考核结果的激励约束作用,印发《白水县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实施办法(试行)》,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奖励直接挂钩,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困局,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让干得好的有动力、干得差的有压力。同时,建立考核结果反馈与整改机制,逐项向被考核单位通报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推动“考完就算”向“持续改进”转变,对连续两年考核靠后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必要时调整岗位,确保压力传导到位,真正让考核成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指挥棒”和“助推器”。
供稿:白水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