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榆林市榆阳区:在生产一线开展流动党员“四暖行动”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10-22 09:21 作者:张小飞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榆阳区聚焦家政服务、外卖物流、水电维修、建筑工地等生产一线,开展“家政暖家·外卖暖途·技能暖民·工地暖心”四暖行动,同步建立“家馨共融”“骑手港湾”“融智连心”“工友先锋”等四个流动党员服务驿站,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系,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有形更有效。

一是“家馨共融”让家政从业者暖家安家。家政服务行业作为基本民生的重要领域,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且流动性强。为切实解决该领域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榆阳区联合千佳创就业培训中心成立“家馨共融”流动党员服务驿站,提供“五安”服务:“安心”服务,设立“红色代办”岗,开设居住证办理、社保转移等12项代办服务;“安业”服务,开展母婴护理、电子商务等培训23期,截止目前实现313人就业;“安家”服务,整合社区资源提供就业过渡期餐饮住宿,开发公益岗位优先安排流动党员及家属就业;“安学”服务,开通子女入学绿色通道,今年已帮助6名流动党员子女顺利入学;“安康”服务,定期组织义诊、义剪等活动,累计服务462人次,用实打实的服务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是“骑手港湾”让外卖骑手配送途中暖心安心。外卖骑手作为新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榆阳区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在美团外卖榆林总部打造“骑手港湾”流动党员驿站,构建涵盖休闲娱乐、医疗健康、生活服务、政策宣讲、学习交流等12个服务事项,配置必要的生活保障物资、医疗用品、培训教材、报刊杂志和娱乐设施,为外卖骑手提供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遇事能商的多元化服务,同步设立心理咨询、矛盾调处室,组织专人谈心交心、调解矛盾纠纷。联合社会工作部、工会、市场监管等部门,每季度开展交通安全、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等公益课程,累计举办4期。同步在驿站设立骑手激励表彰“荣誉榜”,激励骑手争做“文明城市示范员”,每年表彰一批“最美骑手”“先锋骑手”,截至目前共计表彰45名,让骑手在配送路上更加温暖安全。

三是“融智连心”让水电工施工时暖民为民。针对水电工工作地点分散、作业时间不规律的特点,榆阳区依托市水电工行业协会党支部,在行业协会中搭建“技术交流群”,线上开展职业培训3次,在生产车间开展实用技能比武1次,显著提升水电工的职业技能。针对水电设施维修中的疑难问题,成立流动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开展技术交流研究,发明了3项实用专利。组织流动党员成立应急抢修服务队,在遇到突发水电故障时,第一时间响应,为居民和企业提供24小时水电维修咨询服务。特别是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以来,8名流动党员积极参与56老旧小区水电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查20余次,为社区居民生活提供暖心保障。

四是“工友先锋”让建筑工人暖情温情。榆林市榆阳区小西沙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是集民生改善、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涵盖建筑工人5000余人,项目设有临时党支部1个,其中流动党员有21人。为了发挥他们在工程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青山路街道联合中建八局,在文化路标段项目部打造“工友先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最大限度发挥流动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聚焦安全隐患,在工地现场设立“安全宣讲点”,每月开展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大讲堂。整合社会各方资源,设立“心愿墙”,开展“微心愿”认领项目,通过流动党员带头走访收集工友诉求,小到一副乒乓球拍、一本技能书籍,大到家属就医引导,均建立台账逐一落实,截至目前已点亮工友微心愿 62个。利用工地会议室、农民工夜校等场所,积极与青山路街道文化路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围绕春节、端午、中秋等节点举办欢度佳节、包粽子、象棋争霸赛等各类文体活动12场次,既丰富了工友业余生活,更增进了彼此情谊,让建筑工人更加暖情。

在他乡是先锋,在一线是榜样。榆阳区将以“驿”为家,不断创新深化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严格摸排管理,强化服务关怀,注重教育培训,推动作用发挥,为家政、建筑、外卖、装修等生产一线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供稿:榆林市榆阳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高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