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平利县直机关工委实施“党建工作组团服务”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分类指导、精准发力,有效破解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难题,深化了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推动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互融。
聚智赋能,锻造骨干队伍。蓄才聚能,充分激活县直机关优质资源,精心构建“在任骨干+离任智慧+外聘专家”的“三位一体”全县机关党建人才库,实行“推荐——审核——入库——调度”全流程监管,锻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湛、工作作风过硬的党建服务尖兵。精进赋能,聚焦党建工作实务中的难点、堵点,建立健全培育机制,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案例剖析、经验沙龙等活动,让入库人才在学习交流中碰撞火花、精进技能、练就过硬本领,为后续组团服务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切实做到让专业人干专业事、让行家里手传经验。
创新模式,搭建协同格局。依据业务关联性、地域邻近性及工作便利性等原则,将县直机关单位科学划分为20个服务战队。联动作战,针对党组织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中存在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首创“工委宏观指导+单位横向交流+专家精准赋能”三位一体的组团服务机制。服务队直插重点领域和模范机关建设单位一线,开展定向式、靶向性的党建业务指导与培训,有效促成了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机关党建服务新格局,实现了优质服务资源的精准滴灌与高效配置。破壁共享,深入机关单位“把脉问诊”,协助理清思路、攻克难题,推动与行业相近、业务关联的单位建立常态化联系协作机制,有力打破了“信息孤岛”,促进了党建工作经验与业务资源的充分流通、无缝共享,显著提升了机关党建引领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闭环运行,确保持续增效。全链优化,服务队建立并落实严格的“需求研判——靶向施策——跟踪问效——总结提升”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精准施策,通过深度调研、现场观摩、互动研讨等多种方式,精准扫描诊断各单位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立足实际“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重心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工作方式从“粗放部署”向“精细提质”转变。锻造品牌,服务队积极引导各单位深挖特色、凝练经验,倾力培育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机关党建品牌。今年以来,工委服务团(队)已成功举办“红色大讲堂”暨组团服务活动10余场,开展“点单式”党建业务指导52次,特邀专家“传经送宝”30次,全县服务力量累计下沉服务150余次,效能显著。融合推进,将党务服务的精准滴灌与党建主题活动的广泛开展紧密结合,先后分批次组织广大机关党员赴县党性教育馆、县党风廉政教育馆、汉滨区廉政教育基地及牛蹄岭战役遗址等红色熔炉接受思想洗礼和专业赋能,进一步擦亮初心、淬炼党性。
品牌引领,激活发展动能。聚焦中心发力,紧密围绕“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目标,将机关党建深度融入项目建设、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县域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链条、各节点。推进效能转化,精准指导各党支部立足职能定位,深入挖掘工作亮点,积极探索创新路径,成功将党建工作的理论优势、组织优势、队伍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推动核心业务突破发展的实际效能。标杆示范带动,经过精心培育和实践检验,“匡风正行、安平利民”、“水润民心·利惠民生”、“1+5初心耀天平”、“红心向党·平烟筑梦”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深厚、示范性强的机关党建品牌脱颖而出。这些品牌不仅是机关党建工作的闪亮名片,更是驱动各项业务提质增效的强劲引擎。
聚力凝心,谱写发展新篇。在组团服务模式的持续深化和党建品牌的集群带动下,县直机关形成了“点燃一把火、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引领热潮。党组织更加自觉将党建作为引领业务的“定盘星”和“助推器”,主动探索深化融合的新路径、新载体。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在基层一线、服务末梢得到充分彰显,窗口单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重点项目推进更加顺畅,攻坚克难的能力显著增强。这股由党建汇聚的强大合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推动平利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将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
供稿:平利县直机关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