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以来,旬邑县太村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建强组织堡垒、凝聚党员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起“党委统筹、支部主战、党员冲锋”的防汛备汛工作体系,切实筑牢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织密“红色责任网”,贯通指挥体系。镇党委、政府将防汛备汛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实践,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组成的村级防汛应急指挥部,实现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班子成员包联全镇29个行政村,建立“镇——村——网格——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机制。印发《太村镇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各党支部书记为防汛工作直接责任人,确保防汛指令“一键直达”、问题隐患“即时处置”,实现责任到人、任务到位。
高扬“红色先锋旗”,全面清患除险。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筹党员、民兵、护林员、网格员等力量,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巡查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深入开展“清淤、清障、清隐患”“三清行动”。针对辖区土木结构及窑洞居住人口、不熟悉手机使用的空巢、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和志愿者主动上门,担任“防汛宣传员”,面对面讲解汛情形势、预警信号识别及应急避险知识,做到应转尽转。同步建立“一对一”党员结对帮扶机制,明确转移安置责任人,坚决做到汛期“零风险、零事故”。
筑牢“红色思想坝”,凝聚社会合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村级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广泛普及防汛备汛及自救互救知识,切实提升群众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整合辖区内企业、社会组织和学校等力量,构建防汛备汛共同体。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和村组值守制度,确保在险情发生时做到“党组织迅速响应、党员火速集结、群众有序转移”,让“红色堡垒”在防汛一线巍然矗立,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安宁。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