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千阳:探索“4353”模式 精准护航村“两委”换届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9-18 16:37 作者:孙培

今年以来,千阳县立足县域实际和镇情村情,坚持高位部署,统筹联动、全面推进,探索“4353”模式,定方向、明标准、优策略、强实效,为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打牢基础。

四级研判定向。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清单式管理、节点化推进,做到村社同步,“一肩挑”全覆盖。坚持县委主责、书记首责、部长专责、镇村扛责,周小结、月调度,确保各项部署落细落实。镇级党委自行研判。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入户走访、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形式,逐村开展研判,形成初步报告。组织部门审核研判。逐镇评估研判结果,建立现任村干部、后备力量、换届意向人选“三个清单”。县级领导综合研判。县级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包联镇,下沉指导,一线研判,与村干部和后备力量进行交流访谈,全面掌握村级班子实绩实效,梳理形成村“两委”换届人选《培养方案》,提出针对性措施意见,划出底线要求,树立高线标准。

村分三类定标。坚持量化指标评估、实绩对比分析,聚焦“四美一强”5大类71项指标,突出班子建设、后备力量培养、集体经济增收、民生项目推进等重点,制定村“两委”班子分类指导实施细则,通过“谈心谈话、实地查看、入户走访、民主测评”的方式对全县村(社区)系统打分,精准画像。将党组织换届人选完全契合换届各项要求,班子结构科学合理,凝聚力与战斗力强劲,且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带动群众增收能力突出,组织认可、能力过硬、群众满意的村,确定为“放心村”;将换届人选年龄符合上届放宽条件实绩突出,后备人选工作能力尚待进一步考察,“一肩挑”推进存在一定难度等情形的村确定为“可疑村”;将没有合适的党组织换届后备人选或人选能力不足,选情复杂或信访矛盾突出,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村,确定为“问题村”。

五张清单定策。围绕“放心村”提升、“可疑村”补短、“问题村”解难,强力开展“双培强村 百万递增”行动,一人一档、一村一策、靶向发力。①对接续稳妥、发展良好的“放心村”,建立《固本提升清单》,持续开展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开展定期培训、定人帮带、定岗锻炼、定向使用“四定”培养,不断强化发展能力。②对资源富集、资金密集的“可疑村”,建立《风险预警清单》,强化“小微权力清单”监督、“三资”监管,确保权力规范运行。③对合并重组、选情复杂的“可疑村”,建立《动态监测清单》,统筹考量平衡,加强教育引导,实时跟进监测,做到早干预、早化解。④对信访突出、矛盾密集的“可疑村”,建立《矛盾化解清单》,加强“六类四单”矛盾纠纷诉源治理,“一案一策”防范化解风险。⑤对后继乏人、接续断档的“问题村”,建立《集中整顿清单》,采取“从外引、跨村调、机关派”的方式,确保有人选、选对人。

三项机制定效。把分析研判作为班子换届的前置环节、干部选用的必备程序,建立“三项机制”,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班子研判体系,推动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履职规范化、长效化。建立“资格联审”常态机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各镇党委具体负责,县纪委监委等11个职能部门参与,对在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储备的后备力量进行常态化资格审查,并全面征集线索、查摆问题,反馈乡镇、双向交流,分析原因、提出对策、限期整改,做到“点对点”反馈、“一对一”解决。建立“能进能出”动态机制。着重从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优秀青年等中选择“政治素质强、服务意识强、致富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作为后备干部,动态更新初步人选《方案》,确保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建立“跟踪问效”考核机制。坚持周督导、周研判、周汇报,强化结果运用,将换届研判与年度考核、绩效奖惩、干部评优等挂钩,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供稿:千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