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功县始终坚持大抓党员队伍建设的鲜明导向,通过扩“增量”、精“存量”、优“质量”,一体推进发展党员精准化、党员教育系统化、党员管理精细化、作用发挥常态化,着力建设堪当重任的新时代党员队伍。
聚力薪火相传扩“增量”。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规范程序,严格把关,切实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强化源头管控。年初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全面摸排,分类建立了650名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科学制定年度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加强对年龄、学历、职业等重点指标调控。严把发展质量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立发展党员政治标准负面清单,实施发展党员联审制度,会同10余家执纪执法部门开展拟发展对象联审,源头杜绝“带病入党”;严格落实村(社区)“两委”近亲属入党“两审核一备案”制度,防止降低标准优先发展村(社区)干部近亲属入党。规范发展程序。实行入党积极分子编号纪实管理,实现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预备党员转正全过程跟踪监督;全面落实入党卷宗支部初查、基层党(工)委预审、组织部门提级审查三级审查机制,确保每名党员入党程序规范、材料完整;定期组织镇(街道)党工委委员集中交叉互审新发展党员档案,对不规范工作及时预警整改。
聚力多元育才做“存量”。坚持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严格教育管理,强化实践砺能,确保党员队伍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强大的战斗力。强化教育培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支部学习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完善党员分类教育机制,采取县级重点培训,基层党(工)委兜底培训形式,实施分阶段、分批次的全员轮训;依托“学习强国”、陕西先锋、武功党建在线平台等开展常态化学习,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严肃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紧扣时间节点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引导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员意识。注重实践锻炼。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党员教育“主战场”,推动党员在防汛抗旱、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不同领域实际,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志愿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调动无职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让无职党员“有岗可为”。
聚力精准施策优“质量”。坚持用创新精神推进工作,紧盯流动党员、新业态群体、退休老党员三类重点群体,实施精准化管理,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突出抓好流动党员管理。持续做好流动党员集中登记和接收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搭建线上学习交流平台,建立“流动党员学习群”,组织返乡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线下理论学习,把流动党员聚于线下、联在线上。主动关心关怀流动党员,通过定期走访、常态电访等形式,了解并帮助解决问题。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紧盯党员发展空白点,加大“三新”领域发展党员倾斜力度,实施计划单列,2025年新发展党员60名,储备入党积极分子120名;健全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激励机制,为新兴领域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保障。用心用情做好老党员教育管理。针对老党员特点,采用“集中+送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建立特殊群体党员台账;落实党内关怀,组织各基层党(工)委在七一、春节等时间节点走访慰问生活困难老党员,举办“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等活动,进一步增强老党员凝聚力和归属感。
供稿:武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