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县太村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为出发点,以“阵地功能集成化、网格管理精细化、矛盾调解多元化”为抓手,系统性构建“源头预防——高效处置——闭环化解”的矛盾纠纷全链条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善治之路。
集成服务强阵地,一窗受理通办提速效。今年5月,镇综治中心完成规范化升级,科学规划“三区一室”,即受理引导区、联合办公区、指挥调度区、矛盾调解室。高效整合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便民服务中心等资源,实现信访接待、矛盾调解、网格管理、法治服务、心理疏导等职能“一门集中、一站办理”。受理引导区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对群众反映的信访登记、政策咨询、诉求表达等事项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限时办结”,有效避免群众“多头跑、反复跑”,提升初次化解效率。
精网细格优治理,数智赋能增效解民忧。依托“数智咸阳”服务平台,科学划分“镇、村、组”三级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168名,兼职网格员219名,构建起“全域覆盖、职责清晰、响应迅速”的基层治理网络。深化“网格化摸排+风险研判”机制,网格员常态化走村入户,动态感知村情民意、精准排查矛盾纠纷与安全隐患,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同步开展“党建+网格”能力提升工程,举办基层治理大讲堂2期、专兼职网格员培训3场次,持续淬炼网格队伍专业素养。今年以来,网格体系高效处置信访维稳、矛盾纠纷、治安隐患等事件35起,生动诠释“小网格托起大民生”。
多元调解聚合力,源头防范促和润民心。严格落实“两进一列”工作机制,即派出所负责人挂职镇党委委员,法庭负责人列席镇党委会议,听取关于社会治理、安全稳定、平安建设等基层政法有关议题;派出所民警进村“两委”挂职委员或法治指导员,推动法治力量深度融入基层决策和执行末端,实现法治保障全覆盖。定期召开政法专班例会,联动研判、合力攻坚复杂矛盾与信访积案,充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设立村级矛盾调解室,依托乡贤“地缘、亲缘、人缘”纽带,定期召开“村情议事圆桌会”,凝聚共识化解潜在矛盾。整合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专业力量,有机融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推动矛盾纠纷早排查、早介入、早化解,实现基层治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创稳、源头预防”的根本性转变,合力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