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根基,是推动各项事业落地见效的“战斗堡垒”。今年以来,旬邑县聚焦基层党建 强基础、补短板、提质效”核心目标,以“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农村、社区、机关等各领域党建深度融合、创新突破,为乡村振兴赋能、为基层治理聚力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多域党建提质效。坚持“标准引领、分类施策”原则,推动农村、社区、机关、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齐头并进。针对农村党建重点领域,聚焦“双联双包一服务”工作机制,创新推行矛盾纠纷闭环化解、为民服务精准对接模式——通过党员干部包联群众、党支部包联网格,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今年以来,已累计化解邻里矛盾、产业发展难题 300余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同时,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组建专项调研组深入各村(社区)摸排症结,量身定制 “一村一策” 整顿方案,全面推动村级党组织战斗力持续增强。
党建融合促发展。围绕“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主线,旬邑县积极探索“党建+”创新路径。在产业发展领域,推行“党建+产业”模式,依托村党组织牵头建立产业发展合作社,组织党员带头发展苹果种植、中药材培育等特色产业,以党员示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基层治理领域,打造 “党建+治理”体系,通过党员联户、积分管理等机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级事务决策与落实,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帮扶强基固振兴。建立镇(街道)党(工)委书记“10+N”重点任务清单,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核心任务与各村特色需求精准结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推进举措,切实压实镇(街道)党(工)委抓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在驻村帮扶力量优化上,科学调整资源布局,持续向重点脱贫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并及时组织驻村干部开展专题培训,内容涵盖产业技术指导、基层治理方法等,累计培训 200余人次,补短板提升帮扶工作精准度与实效性,为乡村振兴筑牢基层根基。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